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大永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采气
  • 1篇段塞
  • 1篇段塞流
  • 1篇深井
  • 1篇水采
  • 1篇水平井
  • 1篇排水采气
  • 1篇排水采气工艺
  • 1篇排液
  • 1篇排液采气
  • 1篇泡沫排水
  • 1篇泡沫排水采气
  • 1篇泡沫排水采气...
  • 1篇平井
  • 1篇气井
  • 1篇完井
  • 1篇完井测试
  • 1篇流型
  • 1篇井筒
  • 1篇井下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西南油气分公...

作者

  • 3篇刘大永
  • 1篇陈海龙
  • 1篇刘通
  • 1篇胡钟琴
  • 1篇郭新江
  • 1篇王世泽
  • 1篇薛海东
  • 1篇蒋龙军

传媒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平井泡沫排液采气井筒流型实验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针对水平井泡沫排液采气各井段泡沫流型认识不清,泡排工艺优化困难的问题,以表面活性剂、水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开展了水平井泡沫流型实验研究,根据泡沫的生成情况及气体/泡沫的界面特征划分了流型,绘制了泡沫流型图,对比了表面活性剂加入前后流型图的变化,分析了角度、两相流流型对起泡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建议。结果表明:水平段±5°以内气液分层明显,起泡困难;垂直、倾斜段气流速小于0.35 m/s时出现塞状流,含气率低,搅动弱,起泡困难,是低压低产水平井泡排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有利于起泡的条件为管斜角≥25°、气流速≥0.35 m/s、流型呈现段塞流;建议采用悬挂式毛细管加注新工艺,注剂点位于管斜角25°处,解决泡排剂加注不到位的问题,并实现水平井全生命周期的排液。
刘通郭新江王世泽陈海龙刘大永
关键词:水平井排液采气表面活性剂段塞流
井下节流气井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探索被引量:12
2008年
采用井下节流工艺的产水气井在实施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后效果普遍差于常规气井,主要原因是井筒设置的节流咀导致气产积液特征判断困难、携液泡沫在流经节流咀时碎泡明显。本文从气井积液特征判断以及泡排工艺加注方式和返排方式进行了技术优化探索。
薛海东刘大永
关键词:井下节流泡沫排水
川西海相三高深井完井测试难点及对策被引量:5
2016年
川西海相雷口坡组气藏资源丰富,具有高温、高压、高含硫、埋藏深的特点。面对越来越恶劣的作业工况及复杂的井下条件,针对其测试情况复杂、管柱受力复杂、改造难度大、录取资料难等难点,结合多口井现场案例,通过测试工艺优选、工具改进、管柱优化、降低破裂压力等对策研究,对安全、高效的完成测试,提出合理建议。
胡钟琴蒋龙军刘大永
关键词:超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