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明磊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孕期
  • 2篇孕期增重
  • 2篇孕前
  • 2篇孕前体质指数
  • 2篇体质指数
  • 2篇前体
  • 1篇蛋白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孕期体重
  • 1篇孕前体重
  • 1篇增重
  • 1篇贫血
  • 1篇子代
  • 1篇红蛋白
  • 1篇出生体重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〇...

作者

  • 2篇曹秀菁
  • 2篇李瑞
  • 2篇吴明磊
  • 1篇徐亮
  • 1篇步仰高
  • 1篇王俐俐
  • 1篇赵蕊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子代出生体重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子代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妇幼保健机构体检的婴儿母亲,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母亲的一般情况、孕期增重及子代出生体重、身长等情况。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母亲孕前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12.3%(199例),孕期增重过高的检出率为52.1%(842例)。超重/肥胖组其子代出生体重、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而子代的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低体重儿发生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以及大于胎龄儿发生率均在孕期增重过高组,增重适宜组和增重不足组间存在差异(P<0.05)。在控制了母亲年龄等因素后,孕前超重/肥胖增加了巨大儿(OR=1.7,95%CI:1.2~2.6)、大于胎龄儿(OR=1.7,95%CI:1.1~2.5)的发生风险,孕期增重过高则增加了巨大儿(OR=1.7,95%CI:1.2~2.5)、大于胎龄儿(OR=1.7,95%CI:1.1~2.4)的发生风险。而孕期增重不足能增加低体重儿(OR=2.2,95%CI:1.1~4.4)、小于胎龄儿(OR=2.0,95%CI:1.2~3.4)的发生风险。结论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重均与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孕期增重不足与低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孕期保健应该加强对孕妇体重的监测,防止其对新生儿出生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赵蕊徐亮吴明磊李瑞张志刚曹秀菁
关键词: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出生体重
孕前体质指数、孕期增重与婴幼儿血红蛋白的关系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与婴幼儿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按期体检与分娩的孕妇及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孕妇一般情况及分娩情况将由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受检对象共980例,按孕前BMI分组,孕前消瘦者占19.0%,孕前体重正常者占71.0%,孕前超重肥胖者占10.0%。孕期增重按美国国家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标准分组,孕期增重低于IOM推荐标准者占27.8%,符合IOM推荐标准者占31.4%,高于IOM推荐标准者占40.8%。贫血发生率为49.7%。单因素分析中孕前BMI、孕期增重对贫血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同时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前消瘦者(OR=2.027,95%CI:1.433~2.867),孕期增重不足者(OR=2.499,95%CI:1.772~3.523)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可能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控制孕前BMI、孕期增重情况可以有效降低贫血的发生风险。
吴明磊李瑞秦若芳李潇岚王俐俐步仰高曹秀菁
关键词:孕前体质指数孕前体重孕期体重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