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种异体和异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软骨修复喉软骨缺损被引量:2
- 2016年
- 背景:由于软骨细胞缺乏再生能力,选择合适的种子细胞是修复软骨缺损需首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和异种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后修复喉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软骨定向诱导液(含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进行成软骨诱导,并滴加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上。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制备喉软骨缺损动物模型,分别植入生理盐水浸湿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支架。术后4周和8周,免疫组化法检测喉部组织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各组动物均呼吸通畅、正常,未出现喘鸣等,进食和活动情况良好,未出现化脓或者感染现象。术后4周和8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的Ⅱ型胶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同种异体和异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后进行兔喉软骨缺损修复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二者修复效果无显著差异。
- 刘艺昌周敬
- 关键词:喉软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同种异体异种
-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结合CAD/CAM技术原位修复喉甲状软骨缺损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临床修复喉甲状软骨缺损时使用一定的支架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具有成骨诱导活性,与其他形式的载体联合起来进行复合应用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其诱导成骨作用。联合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能提高修复效果。目的:进一步验证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在原位修复喉甲状软骨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8只新西兰大白兔,对动物喉部进行三维扫描,建立兔甲状软骨三维数字模型。利用泡沫凝胶注模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支架,再制备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18只动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兔行一侧甲状软骨切除后,观察组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支架;对照组填充明胶海绵。处理后4,8,12周,进行大体观察和评分;处理后12周,对动物行喉镜检查,喉组织常规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处理后12周,对照组兔的喉腔出现明显的变窄现象,且存在轻微充血;观察组喉腔黏膜光滑,且通畅、宽敞,未出现肉芽生长情况。处理后4,8,12周,两组喉甲状软骨评分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情况,且不同时间点,观察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处理后12周,对照组未出现成熟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生成;观察组则可见植入材料完全降解,存在大量多核样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手术区域软骨母细胞出现增生现象,并伴有成软骨区域形成情况,另外还以观察到软骨骨质形成以及软骨细胞增生现象。结果表明,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进行原位喉甲状软骨缺损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以及组织相容性。
- 刘艺昌周敬
- 关键词:软骨甲状软骨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软骨组织工程软骨缺损甲状软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