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病毒介导转Nanog基因对周围神经损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脊髓突触重塑的影响初探
-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mpathic Pain,NPP)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目前认为在早期炎症性疼痛的基础上既有外周神经敏化又有中枢神经系统敏化,外周与中枢神经发生重塑,未受损神经以及胶质细胞也参与发病过程。目前国内外在...
- 周海涛张志坚吴秀丽
- 转基因干细胞技术治疗脑梗死实验研究
- 张志坚张彦定俞晓岚周海涛陈柏龄陈东平王伟黄东煜黄志新
- 项目属神经病学领域。来源于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资助项目(WKJ2005-2-011)“利用转基因干细胞技术预防与治疗脑梗塞的研究”。项目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干细胞转治疗基因技术提高脑梗死后神经功能...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工程
- 转Nanog基因对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脑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转Nanog基因对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大鼠A脑内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6-OHDA+磷酸盐缓冲液(PBS)组、6-OHDA+PNL组与6-OHDA+Nanog组,各组又分注射后1、14 d亚组。除正常对照组外,采用脑立体定向注射技术,6-OHDA+PBS组注入PBS,6-OHDA+PNL组注入空载体,6-OHDA+Nanog组注入转Nanog基因载体。各组动物注射阿朴吗啡(APO)后观察各时间点大鼠的旋转行为改变;行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变化、纹状体NF-κBp65的表达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NF-κBp65表达的定位。结果注射后14 d,6-OHDA+Nanog组大鼠APO诱发的旋转效应明显低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注射后14 d黑质TH阳性细胞数普遍较注射后1 d减少(P<0.01),但6-OHDA+Nanog组损毁侧黑质存活的TH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6-OHDA+PNL组与6-OHDA+PBS组(P<0.01),且其注射侧纹状体NF-κBp65阳性细胞数低于注射后1 d组(P<0.05)、注射后14 d的6-OHDA+PNL与6-OHDA+PBS组(P<0.05)。除正常对照组外,注射后各组各时程均可见NF-κBp65的阳性表达,并呈现核内转移现象。结论转Nanog基因可抑制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脑内NF-κB的活化,同时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
- 陈施艳冯飞阳张志坚周海涛吴秀丽
- 关键词:6-羟多巴胺NANOG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