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良
- 作品数:1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剂量学参数预测有症状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接受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剂量-体积参数对有症状放射性肺炎(≥2级,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调强放疗的Ⅲ、Ⅳ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剂量-体积参数V5、V20、平均肺剂量(MLD)及≥2级RP发生率。肺损伤评估根据CTCAE4.0标准。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各个剂量学参数与≥2级RP之间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剂量参数的敏感性、特异性对预测≥2级RP的价值。结果:53例患者中2级RP发生率为9.43%(5/53),3级RP发生率为5.66%(3/53),4级RP发生率为3.77%(2/53),≥2级RP总发生率为18.87%(10/53)。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V5、V20、MLD均与≥2级RP的发生相关(r=0.485、0.404、0.404,P=0.000、0.003、0.003)。单因素分析发现V5、V20、MLD与≥2级RP的发生有相关性(t=-4.588、-2.433、-2.845,P=0.000、0.019、0.006)。经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参数,再次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2级R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经ROC曲线分析,V5预测≥2级RP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曲线下面积为0.8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442。当V5临界值为43.65%时≥2级RP发生率分别为7.14%、32%。结论:剂量-体积参数V5、V20、MLD与≥2级RP相关,其中V5是独立预测因素。
- 陈银王晓萍孙向东华海清张新良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