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南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肝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肝癌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治疗后采集血清检测miRNAs、肝癌标志分子以及Wnt信号分子的含量。结果:(1)miRNAs:与单纯手术组血清中miRNAs含量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中miR-1、miR-10a、miR-451含量较高,miR-106b、miR-224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癌标志分子:与单纯手术组血清肿瘤标志分子含量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中AFP-L3、GP73、sB7-H3、AFU、Cat S含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nt信号分子:与单纯手术组血清中Wnt信号分子含量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中Wnt、β-catenin、CyclinD1、cmyc、CD44v6、VEGF的mRNA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有助于调节miRNAs含量、降低肝癌标志分子含量、抑制Wnt信号通路功能,是治疗肝癌的理想方法。
- 董智刚马丽丽李亚娟张占宏
-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肝癌标志物
- 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组织中JAK-STAT通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组织中JAK-STAT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1月在唐山市丰南区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50例患者纳入肝癌组,同一时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纳入健康组,用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血清Livin、Xiap、Pim-1、ICAM-1、VCAM-1、CD44v6、DNMT1、DNMT2、DNMT3A、DNMT3B、HDAC1、HDAC5,检测肝脏组织JAK1、JAK2、STAT1、STAT3、STAT5。结果:(1)增殖和黏附分子:与健康组血清中增殖、黏附分子含量比较,肝癌组患者血清中Livin、Xiap、Pim-1、ICAM-1、VCAM-1、CD44v6含量较高(P〈0.05);(2)甲基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与健康组血清中甲基转移酶、去乙酰化酶的含量比较,肝癌组血清中DNMT1、DNMT2、DNMT3A、DNMT3B、HDAC1、HDAC5的mRNA含量较高(P〈0.05);(3)信号分子:与癌旁正常组织中JAK-STAT信号分子含量比较,肝癌组织中信号分子JAK1、JAK2、STAT1、STAT3、STAT5的mRNA含量较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清中增殖和黏附分子、甲基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的含量异常升高,且与肿瘤组织中JAK-STAT通路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
- 董智刚马丽丽李亚娟张占宏
- 关键词:肝癌黏附分子去乙酰化
-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鸦胆子油乳液静脉滴注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鸦胆子油乳液静脉滴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肝癌患者8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用TACE治疗,研究组采用TACE加鸦胆子油乳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治疗至少3个疗程并随访6~3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及总生存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浆内毒素及VEGF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中位TTP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肝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及VEGF的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1~3年的总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液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肝功能,延长TPP时间,降低血浆内毒素、VEGF的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董智刚马丽丽张占红贾绍华佟克杰杨丽英李亚娟
-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