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宁 作品数:10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使用方对地地导弹研制项目的管理 李宁宁关键词:地地导弹 研制合同 项目管理 过程控制 儿童无腹泻症状乳糜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年 本文报道1例儿童乳糜泻患者,其临床表现为腹痛、头痛,无明显腹泻症状,完善肠道黏膜病理诊断为乳糜泻,检索并总结国内儿童乳糜泻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儿科医师提供诊疗思路,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王健 宋琳 李宁宁 杜燕燕 贺兰 季丽娜 杨江辉 徐樨巍关键词:乳糜泻 儿童 我院358例血小板减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科室分布及病因。方法从我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调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住院的358例血小板减少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小板减少程度、科室分布情况及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8例患者中血小板计数≤20×109/L占5.86%;血小板计数>20×109~50×109/L的患者占16.76%;血小板计数>50×109~100×109/L的患者占77.38%。该358例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普通外科、ICU、妇产科、神经内科、心内科、血液科等科室。43例患者明确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315例患者因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中感染及药物影响为主要原因。结论我院2015~2016年度住院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主要为非血液系统疾病引起,需重视药物及感染等对血小板的影响,但大多这类患者血小板减少程度较轻,通过积极控制原发原因可使血小板恢复。 叶芳 王玲 孙剑笠 王欢 李宁宁 舒亚南 张立男 童春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住院患者 病因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异常的病例对照研究 2025年 背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尚无CV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关联的文献报告。目的探讨CVS患儿的RAAS指标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住院的首次确诊CVS且在非发作期采血行卧位RAAS系统检查的患儿,根据RAAS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集发病年龄、入院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入院血压、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平均每日呕吐频次、RAAS水平、电解质、皮质醇、ACTH,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影响RAAS异常的可能因素。结果纳入CVS 105例,RAAS正常组49例(46.7%),RAAS异常组56例,其中肾素浓度升高39例(69.6%),血管紧张素Ⅱ升高28例(50.0%),醛固酮浓度开高28例(50.0%)。两组入院年龄、发病年龄、舒张压、血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年龄是影响RAAS异常的因素,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RAAS异常。结论CVS患儿有53.3%出现RAAS指标异常,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宋琳 孙蕊 王健 李宁宁 杜燕燕 贺兰 徐樨巍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儿童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枯草芽孢杆菌核糖体大亚基组装过程的研究 核糖体是细胞体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是由一到两条长链rRNA和一系列核糖体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核糖体的组装是细胞体内所有代谢活动的基础,其组装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严格的细胞调控... 李宁宁关键词:核糖体 冷冻电镜 文献传递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总结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临床症状,研究CVS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儿科就诊,确诊为CVS,并同时完善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的患儿共89例,为CVS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再根据LHBT结果,将CVS患儿分为SIBO组(LHBT阳性)和非SIBO组(LHBT阴性)。比较各组患儿相关临床资料。结果89例CVS患儿中,男42列,女47例,平均年龄(7.50±3.54)岁;临床常见伴随症状包括嗜睡(76例,85.39%)、厌食(62例,69.66%)、便秘(55例,61.79%)、腹痛(34例,38.20%)等。CVS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S组患儿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LHB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6.18%比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时间点CVS组氢气和甲烷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89例CVS患儿中,SIBO组50例,非SIBO组3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BO组便秘比例、疾病中/重度比例均高于非SIBO组(88.00%比28.21%,94.00%比4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S患儿SIBO发生率较高,SIBO可能是CVS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且存在SIBO的CVS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更高。 李宁宁 李宁宁 宋琳 王健 任渝棠 季丽娜 季丽娜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儿童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临床症状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联-非政府组织视角的考察 李宁宁关键词:非传统安全 非政府组织 新生儿先天性肾脏和泌尿道畸形的超声筛查及随访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肾脏和泌尿道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的发病情况,评价出生后早期行泌尿系超声筛查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出生和就诊的新生儿行泌尿系超声筛查并随访,同时对母孕产期资料进行分析,筛选与CAKUT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次筛查的2655例新生儿中,CAKUT阳性82例(男60例,女22例),阳性率为3.1%(82/2655),其中肾积水66例,重复肾6例,多发性肾囊肿2例,肾囊性发育不良2例,髓质海绵肾1例,小肾脏3例,孤立肾1例,马蹄肾1例。(2)66例肾积水患儿中有4例失访;8例目前随访尚不足6个月,肾积水无明显变化,继续随访观察中;54例完成随访1年,1年内恢复正常32例,减轻3例,加重7例,无变化12例,其中1例因反复泌感、肾功能下降接受手术治疗。(3)CAKUT高危因素以孕晚期胎儿泌尿系超声异常最多,胎儿泌尿系超声异常的高危新生儿有44例,生后筛查发现CAKUT病例35例,发生率为79.5%(35/44)。(4)本次筛查的2655例新生儿中,有2611例新生儿产前泌尿系超声检查是正常的,这些产前泌尿系超声检查正常的新生儿中,有47例出生后泌尿系B超筛查符合CAKUT诊断,发生率为1.8%(47/2611)。结论:新生儿最常见的CAKUT为肾积水,多数预后良好,但应定期随访;对新生儿尤其是母孕期胎儿泌尿系超声异常的高危新生儿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对于早期发现CAKUT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宁宁 季丽娜 晁爽 袁珂 孟洪 黄振宇 张华斌关键词:新生儿 RIZ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危险度分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RIZ1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6例初发MDS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均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D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骨髓细胞中RIZ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MDS患者的RIZ1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中位数(P25,P75):0.557(0.333,0.815)比1.003(0.895,1.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1,P=0.0003)。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A/RAS/RCMD)、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Ⅰ(RAEB-Ⅰ)、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Ⅱ(RAEB-Ⅱ)、MDS转变成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组和健康对照组的RIZ1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00,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RAEB-Ⅰ、RAEB-Ⅱ、MDS/AML组的RIZ1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依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分类,低危、中危-1、中危-2及高危组MD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RIZ1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14,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中危-1、中危-2及高危组的RIZ1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随疾病危险度分级升高,RIZ1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RIZ1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染色体核型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MDS患者RIZ1mRNA表达水平下降,且在不同类型及不同危险度分级中表达存在差异,该基因可能参与MDS发病机制,并与疾病进展有关。 叶芳 王丽娜 贾宁 李宁宁 王欢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RIZ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发病机制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63例临床与胃镜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胃镜下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3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63例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63例患儿中,男30例,女33例;平均年龄6.11岁;平均病程2.57年;呕吐期平均4.04 d。伴随症状最常见的是精神萎靡或嗜睡(55/63,87%),其次是厌食(45/63,71%)、腹痛或腹部不适(40/63,63%)、便秘(19/63,30%)、流涎(12/63,19%)、恶心(11/63,17%)、头痛(11/63,17%)、发热(6/63,10%)、皮疹(1/63,2%)。63例均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3例无明显异常,22例(35%)表现为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8例(60%)伴有除慢性胃炎以外的其他异常改变(反流性食管炎1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2例、十二指肠炎13例、糜烂性胃炎10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5例)。63例患儿中,42例进行了胃黏膜病理学检查,5例无明显异常,34例轻度慢性胃炎,2例中度慢性胃炎,1例重度慢性胃炎。63例患儿中,15例在发作间期进行了24 h食管动态pH监测,9例显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结论周期性呕吐综合征除反复发作性呕吐外,多数伴随嗜睡或精神萎靡、厌食、腹痛等表现;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慢性胃炎,多伴有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改变。胃黏膜病理学改变多表现为轻度慢性胃炎。 宋琳 李玉佳 王健 李宁宁 杜燕燕 贺兰 徐樨巍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胃镜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