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娟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黄河
  • 2篇冲淤
  • 1篇断面测量
  • 1篇隐马尔可夫模...
  • 1篇容重
  • 1篇水库
  • 1篇水库运用
  • 1篇水文
  • 1篇水文监测
  • 1篇泥沙
  • 1篇物联网
  • 1篇小浪底水库
  • 1篇小浪底水库运...
  • 1篇联网
  • 1篇马尔可夫
  • 1篇马尔可夫模型
  • 1篇黄河口
  • 1篇河道
  • 1篇二次多项式
  • 1篇RTK

机构

  • 5篇黄河口水文水...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5篇李小娟
  • 2篇高洁
  • 2篇左学玲
  • 2篇杨金荣
  • 1篇高振斌
  • 1篇王光涛
  • 1篇陈俊卿
  • 1篇张楠楠
  • 1篇李勇
  • 1篇曹建忠
  • 1篇安鹏

传媒

  • 2篇人民黄河
  • 2篇水资源开发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河口滨海区泥沙容重试验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以黄河口附近的水文泥沙容重试验数据为依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黄河口泥沙冲淤计算容重采用值1.533g/cc,经验证与黄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提供的1.57g/cc相吻合。并初步分析了黄河口滨海区泥沙容重分布规律,以更好地服务黄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
何传光李小娟左学玲
关键词:黄河口泥沙容重冲淤
黄河河口段河道在小浪底水库运用后的冲淤变化被引量:3
2018年
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流路的淤积延伸与改道。本文根据多年的河道断面实测资料,结合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水量、沙量的变化,分析了黄河河道清4——汊3河段的冲淤演变过程,可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分析研究淤积问题提供参考。
李小娟王光涛高洁
关键词:河道冲淤小浪底水库
河道断面测量中GPS-RTK与测深仪的联机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对2009年汛后黄河河口清+3—清+6断面GPS-RTK联机测量河道断面数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次测量的平均误差为-0.034~0.013 m,单测次的中误差为0.041~0.068 m;在124个测点中,误差小于0.05 m的测量数据占全部数据的62.90%,误差小于0.10 m的占91.90%,误差大于0.10 m的比例约为8%;水温、声速、波浪等误差是测深误差的主要来源。
高振斌李小娟安鹏杨金荣高照民曹建忠
关键词:测深仪断面测量黄河
1996~2007年黄河新口门造陆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根据相关实测资料,对1996年黄河清8出汊至2007年新口门淤积造陆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新口门共淤积造陆58.0 km2,年均淤积造陆面积为5.3 km2;河口的造陆速率与河口地区的年来沙量呈正比关系。
陈俊卿李小娟杨金荣马光清左学玲
关键词:黄河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文探测设备布局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文探测设备布局方法及系统,属于水文监测技术领域,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探测区域的多帧连续的图像信息,并引入隐马尔可夫模型与Baum‑Welch算法进行分析,生成目标探测区域的时序动态模型;基于所...
李小娟陈晓伟刘喆高洁边聪聪金冠李勇董涛刘瑞瑞张楠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