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艳茹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稻秆
  • 2篇生理特性
  • 2篇小麦
  • 1篇稻秆还田
  • 1篇中文关键词
  • 1篇还田
  • 1篇还田量
  • 1篇根系
  • 1篇根系发育
  • 1篇关键词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苏沿江地区...

作者

  • 2篇熊飞
  • 2篇张琛
  • 2篇刘建
  • 2篇魏亚凤
  • 2篇栾艳茹
  • 2篇李波
  • 1篇余徐润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稻秆还田量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确定小麦优质高产条件下适宜的稻秆还田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稻秆还田量对小麦出苗、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SOD和CAT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秆还田量不影响小麦出苗率,但影响出苗整齐度。适当的稻秆还田量能提高旗叶叶绿素含量、SOD和CAT活性及光合速率,延缓生育后期旗叶衰老,使其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次生根数目、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及活性,实现增产,其中以9 000kg.hm-2稻秆还田量较为突出。
李波刘建熊飞魏亚凤张琛余徐润栾艳茹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小麦稻秆还田生理特性
稻秆还田深度对盆栽冬小麦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明确稻秆还田深度影响小麦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稻秆还田深度对小麦出苗、根系发育、根系结构、旗叶光合特性、旗叶SOD和CAT活性及胚乳细胞中淀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秆还田深度对小麦出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出苗整齐度;(2)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增加次生根数目,提高根冠比、根系总吸收面积、活性吸收面积及根系TTC还原强度;(3)不同稻秆还田深度对拔节期小麦次生根皮层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导管结构影响较大,还田深度越深,导管发育越慢;(4)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在生育后期能延缓旗叶叶绿素的降解速度,增加小麦产量;(5)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提高小麦生育后期旗叶中SOD和CAT的活性,延缓叶片的衰老;(6)15cm的稻秆还田深度能延缓小麦胚乳细胞中淀粉体发育时间。
李波刘建熊飞魏亚凤张琛栾艳茹
关键词:小麦根系发育生理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