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亚硝酸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区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营养状况评价
  • 1篇幼贝
  • 1篇早期发育
  • 1篇稚贝
  • 1篇水质
  • 1篇水质评价
  • 1篇泥沙
  • 1篇蛤仔
  • 1篇海带
  • 1篇海带养殖
  • 1篇海神
  • 1篇菲律宾蛤仔
  • 1篇氨态氮
  • 1篇JAPONI...

机构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王晔
  • 2篇杨凤
  • 1篇孙丕海
  • 1篇霍忠明
  • 1篇张瑜
  • 1篇柴成林
  • 1篇袁洪梅
  • 1篇孙诗萌

传媒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H、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对日本海神蛤Panopea japonica早期发育和生长的影响
于2015年5月~9月在大连海洋大学重点实验室,模拟生产条件,在水温18~20℃、盐度30~32条件下,系统地进行了pH、总氨、亚硝酸氮对日本海神蛤从受精卵到稚贝幼虫发育和生长的影响研究。为日本海神蛤苗种规模化培育过程中...
王晔
文献传递
大连市金州海带养殖区理化因子动态及营养状况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为调查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养殖区的水质状况,选取大连市金州正明寺和登沙河两个典型海带养殖区,以及登沙河附近排污口海区,研究了海带养殖期间各理化因子的动态,并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水温为(5.90±5.10)℃、透明度为(1.2±0.4)m、pH为8.12±0.09、溶解氧(DO)饱和度>90%的条件下,海带生长良好,养殖中后期无机氮(DIN)和可溶性活性磷(DIP)明显下降;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3个海区的DO、COD_(Mn)、pH均符合国家二类水质标准,DIN、DIP含量在养殖前期超标,最高达四类或超四类海水水质;综合营养状况评价表明,两养殖海区均属贫营养水体,主要表现为氮限制,而污水口海区为富营养水体,DIN含量高,呈较严重的磷限制;有机污染指数评价表明,登沙河水质良好率为80%,正明寺为60%,污水口为40%,因此,养殖中后期按照合适的氮磷比例适当施肥将对海带生长有利。本研究结果可为完善海带的健康养殖技术、评价海带养殖的生态作用以及海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柴成林袁洪梅张瑜王晔杨凤孙丕海
关键词:海带养殖水质评价
泥沙比例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幼贝潜沙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探明不同泥沙比例的底质对不同规格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潜沙的影响,在水温13~15℃的室内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规格(壳长为13、17、23、25 mm)的蛤仔幼贝在5种泥沙比例的底质(泥沙比为全沙、3∶7、1∶1、7∶3、全泥)中的潜沙情况。结果表明:4种规格蛤仔在5种底质中的48h潜沙率以全沙组最高,其他含泥组均比全沙组明显降低(P<0.05),且含泥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底质相同时,规格越小蛤仔的潜沙速度越快,平均48 h潜沙率越高;方差分析表明,蛤仔规格、底质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蛤仔的潜沙率有显著影响(P<0.05);底质中总有机碳含量与48 h潜沙率呈极显著直线负相关(P<0.01),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蛤仔的潜沙速度。研究表明,滩涂养殖时选择10~15 mm蛤仔苗种,投放在沙比例较大的海区将利于蛤仔快速潜沙。
孙诗萌王晔杨凤霍忠明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