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赞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岩体
  • 6篇地质
  • 6篇岩体工程
  • 5篇力学试验
  • 2篇岩体结构
  • 2篇岩体破裂
  • 2篇岩样
  • 2篇试验测试
  • 2篇物理力学参数
  • 2篇物理原理
  • 2篇劣化
  • 2篇明化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质封存
  • 1篇地质建模
  • 1篇地质结构
  • 1篇地质评价
  • 1篇地质体
  • 1篇地质条件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洛斯达科...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4篇王赞
  • 12篇祁生文
  • 12篇郭松峰
  • 12篇郑博文
  • 10篇邹宇
  • 8篇李国梁
  • 8篇张旺
  • 7篇万博
  • 6篇梁宁
  • 6篇孔彦龙
  • 6篇黄天明
  • 2篇郑博文
  • 2篇王赞
  • 1篇付雷
  • 1篇叶树刚
  • 1篇芦俊
  • 1篇桑孝伟
  • 1篇王学良
  • 1篇赵海军
  • 1篇张世殊

传媒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煤层气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7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适用于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试验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试验测试的系统,包括应力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以及岩样夹持器,应力控制单元包括刚性加压机构和柔性加压机构,刚性加压机构利用压头和压块向岩体加载刚性压力,柔性加压机构利用加压介质向...
祁生文郑博文郝文杰张旺万博路伟侯晓坤罗光明马丽娜李永超王赞朱维伟丛佳宁李国梁张毓然郭松峰邹宇金超梁宁余昕
融合多属性参数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融合多属性参数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得到每一种基础属性参数对应的三维地质体基础属性参数模型之后,按照预设间隔对三维地质体边界模型进行采样,得到多...
李永超祁生文郑博文郭松峰邹宇刘春玲李丽慧杨国香杨玥朱维伟侯晓坤王赞丛佳宁郭忻怡唐凤娇鲁晓
一种储层岩体温度-应变探测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储层岩体温度‑应变探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测试测量领域。储层岩体温度‑应变探测系统包括:光源、应变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传感光纤和处理模块;光源分别与应变测量模块和温度测量模块连接;应变测量...
郑博文祁生文郝文杰张旺万博路伟侯晓坤罗光明马丽娜王赞朱维伟郭松峰邹宇李国梁黄天明孔彦龙张毓然金超梁宁李永超
定量刻画地质灾害在斜坡中发育位置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本申请属于地质灾害与环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刻画地质灾害在斜坡中发育位置的方法、装置和设备。本申请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斜坡的斜坡边界,并构建与所述斜坡边界相匹配的三角形;基于所述三角形获取三角形范围内的斜坡地形点数据;...
李永超张世殊祁生文邹宇郭松峰郑博文刘春玲郭忻怡唐凤娇鲁晓侯晓坤王赞丛佳宁杨玥程伟俞永华何乃武
适用于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试验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试验测试的系统,包括应力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以及岩样夹持器,应力控制单元包括刚性加压机构和柔性加压机构,刚性加压机构利用压头和压块向岩体加载刚性压力,柔性加压机构利用加压介质向...
祁生文郑博文郝文杰张旺万博路伟侯晓坤罗光明马丽娜李永超王赞朱维伟丛佳宁李国梁张毓然郭松峰邹宇金超梁宁余昕
一种岩体演化的实时定量表征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体演化的实时定量表征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试验测试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多相场探测和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根据流体密度的物理原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物理原理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实时融...
王赞祁生文郑博文张旺万博侯晓坤路伟罗光明马丽娜李永超李国梁张毓然朱维伟郝文杰郭松峰邹宇丛佳宁金超黄天明孔彦龙
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场址的地质评价被引量:6
2023年
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Carbon Dioxide Geological Utilization and Storage,CGUS)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二氧化碳埋存场地的地质体结构精细表征是CGUS技术的重要前提.本文对二氧化碳封存的多尺度三维地质体结构表征与埋存场地选址方面进行了综述,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二氧化碳埋存场地的多尺度三维工程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结构的透明化表征缺乏系统性的、高精度的方法;对二氧化碳注入扰动下的多尺度地质体结构的破裂演化和气液运移过程认识不清;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的动态定量化评价方法不足;二氧化碳埋存场地选址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方法粗放且适用性差,难以满足未来一体化、规模化、产业化全过程中CGUS选址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对二氧化碳埋存场地的地质体结构透明化表征和智能选址进行研究,这对CGUS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祁生文郑博文郑博文郑博文崔振东王赞王赞付雷赵海军
关键词:水文地质结构
一种岩体演化的实时定量表征方法、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体演化的实时定量表征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试验测试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多相场探测和监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根据流体密度的物理原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物理原理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实时融...
王赞祁生文郑博文张旺万博侯晓坤路伟罗光明马丽娜李永超李国梁张毓然朱维伟郝文杰郭松峰邹宇丛佳宁金超黄天明孔彦龙
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改进的岩体结构面识别与信息提取
2025年
【目标】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在岩体结构面识别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对出现的噪声和离群点较为敏感。此外,当前在岩体结构面间距和迹长等几何特征提取过程中,通常依赖手动方法或基于点云的技术。这些方法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套岩体结构面信息自动提取的方法。【方法】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新的参数来自适应地调节算法的模糊度,从而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并优化聚类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Fast Marching算法识别出闭合结构面,并结合Matlab与ArcGIS软件,构建结构面几何特征参数的自动化提取方法,实现对结构面产状、间距和迹长的自动测量与统计。【结果】实际岩体结构面产状的标准差最高减小了4°,结构面间距与迹长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1 cm和3.4 cm,满足区域信息提取的误差容许要求。【结论】相较于传统方法,所提出的算法在结构面信息的提取过程中展现出较高的精度,且大幅提高了效率,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岩体结构面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方案。
李斌斌王新辉王学良金超孙娟娟王赞
关键词:模糊C均值算法岩体结构
一种高温长时条件下储层岩体结构劣化监测方法、系统及产品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长时条件下储层岩体结构劣化监测方法、系统及产品,涉及储层岩体工程地质力学领域,方法包括将超声波换能器和EFPI光纤传感器设置在加载压块,利用超声波换能器在岩体试样上加载超声波;利用EFPI光纤传感器监测...
祁生文郑博文 罗光明 郝文杰 路伟 李永超李国梁张旺万博郭松峰梁宁 丛佳宁黄天明孔彦龙 侯晓坤王赞 朱维伟邹宇 马丽娜 余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