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川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有机质
  • 2篇泥岩
  • 2篇龙马溪组
  • 2篇储层
  • 2篇储层特征
  • 1篇地质
  • 1篇信息产品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气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牛蹄塘组
  • 1篇盆地
  • 1篇资料共享
  • 1篇五峰组
  • 1篇下寒武统
  • 1篇下志留统
  • 1篇南缘
  • 1篇勘探
  • 1篇勘探前景
  • 1篇寒武统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4篇秦川
  • 3篇余谦
  • 3篇刘伟
  • 2篇闫剑飞
  • 2篇刘伟
  • 2篇张海全
  • 1篇陆俊泽
  • 1篇张建龙
  • 1篇门玉澎
  • 1篇杨平
  • 1篇王剑
  • 1篇汪正江
  • 1篇何江林
  • 1篇梁虹

传媒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现代信息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黔北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储层特征与勘探前景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黏土矿物及全岩X线衍射分析、有机碳质量分数和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气体法—脉冲法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核磁共振孔隙度、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方法,测试黔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钻井和剖面富有机质泥岩段岩石样品,研究其储层特征。结果表明,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岩石类型主要为含粉砂炭质泥岩、粉砂质炭质泥岩,矿物组分中黏土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23.5%,脆性矿物以石英为主(占43.9%)。干酪根类型以I型为主,有机碳质量分数介于2.0%~6.0%,有机质成熟度介于1.51%~2.58%。富有机质泥岩总孔隙度介于2.7%~9.9%,渗透率较低,一般为(0.001~5.960)×10-4μm2。微观储集空间以微裂缝、少量残余粒间孔为主。黔北地区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岩具有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黏土矿物质量分数低、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成熟度高、低孔低渗的储层特征,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秦川余谦刘伟刘伟闫剑飞张海全
关键词:储层特征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西南缘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优选被引量:14
2017年
利用四川盆地西南缘志留系龙马溪组最新钻井、露头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从富有机质泥页岩区域分布、岩性、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气性、地层压力等方面,重点研究四川盆地西南缘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优选。研究发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具有有机质含量高(TOC 0.12%~6.49%,平均2.06%)、有效厚度大(普遍大于30m)、热演化程度高(Ro2.62%~2.80%)、脆性矿物含量高(56%~92%)、孔隙度较高(0.50%~11.36%,平均3.85%)等特征,钻井岩心现场解析气量最大值达3.38 m3/t、埋深适中(浅于3500m),这些条件均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与富集。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云荞、木杆、高桥地区是四川盆地西南缘页岩气勘探的3个有利区。
何江林刘伟杨平余谦王剑汪正江陆俊泽秦川
关键词:页岩气龙马溪组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岩储层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为全面研究黔北地区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岩储层特征,对该组7口页岩气调查井和4口地质浅钻的岩芯进行了系统采样,并做了矿物学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含气性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牛蹄塘组富有机质泥岩主要发育于深水陆棚相带,岩性以含粉砂炭质泥岩、粉砂质炭质泥岩为主,脆性矿物以石英+长石组合为主,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等自生脆性矿物含量总体较低;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变化范围较大,成分以伊利石为主。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在1.5%~15.7%,有机质成熟度174%~3.40%,总体演化程度较高;平均岩石密度2.52g/cm^3,BET比表面积0.33~33.76m^2/g;微观储集空间以粒间(晶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孔,有机质孔发育较差,微裂缝总体不发育,具有低孔低渗—低孔超低渗的储层特征;总含气量0.02~2.05m^3/t,现场解析气中N_2、H_2含量异常,CH_4等烃类气体含量较低。
秦川余谦刘伟刘伟闫剑飞
关键词:牛蹄塘组储层特征下寒武统
云环境下的地质资料共享服务探讨——以“地质云”成都中心分节点建设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的建设,是推动地质调查信息化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地质云"建设,不但消除了局属各单位中间的数据鸿沟,汇聚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还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资料服务获取能力,将地质调查工作向在线化、智能化工作模式转变。以"地质云"成都中心分节点体系建设为例,主要介绍"地质云"建设的背景以及"地质云"的服务体系,并简要讨论其对地质工作的影响。
梁虹张建龙秦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