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美

作品数:35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引物
  • 10篇试剂
  • 8篇试剂盒
  • 6篇检测试剂
  • 5篇探针
  • 4篇血清型
  • 4篇李斯特菌
  • 4篇基因
  • 4篇杆菌
  • 3篇单增李斯特菌
  • 3篇原料乳
  • 3篇增菌
  • 3篇增菌液
  • 3篇乳杆菌
  • 3篇食品
  • 3篇食源
  • 3篇鼠李糖
  • 3篇鼠李糖乳杆菌
  • 3篇曲霉
  • 3篇溴百里酚蓝

机构

  • 35篇中国检验检疫...
  • 6篇天津科技大学
  • 5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村技术...

作者

  • 35篇王娉
  • 35篇陈颖
  • 35篇赵晓美
  • 10篇杨海荣
  • 10篇赵勇胜
  • 9篇张庆
  • 7篇赵贵明
  • 4篇郭佳
  • 3篇曹飞扬
  • 3篇李菲
  • 2篇江连洲
  • 2篇刘冰
  • 2篇谈笑
  • 1篇张万刚
  • 1篇黄文胜
  • 1篇葛毅强
  • 1篇孙冬梅

传媒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卫生研究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质量安全与检...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微滴数字PCR技术的快速检测双歧杆菌Bi-07的引物探针组合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双歧杆菌Bi‑07的引物对及探针。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测定双歧杆菌Bi‑07的微滴数字PCR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针对双歧杆菌Bi‑07检测的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及探针。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双歧杆菌Bi‑...
王娉陈颖赵晓美姬庆龙赵勇胜杨海荣
冷鲜猪肉供应链主要环节中微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分析
2024年
目的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究不同阶段冷鲜猪肉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分析风险菌的组成及变化,为冷鲜肉中风险细菌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对预冷后、排酸后及市售3个阶段的30份冷鲜猪肉样本进行测序,并进行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和菌群代谢通路的分析。结果不同阶段冷鲜猪肉菌群结构差异有显著性。从预冷到排酸再到市售,根瘤菌丰度变化导致了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索丝菌属丰度提升造成了厚壁菌门丰度占比的逐步提高。PCoA分析发现排酸肉与市售肉部分重叠,说明排酸肉细菌与市售肉中菌群相似。排酸后到市售肉样中,优势致腐菌热杀索丝菌(0.3%~14.5%)、莓实假单胞菌(0.02%~3.6%)和鲍曼不动杆菌(0.5%~3.3%)的相对丰度显著提升。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排酸肉样本中注释到的细菌有关代谢的编码基因丰度在3个阶段样本中最高,3组样本中部分协调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蛋白质和酶丰度呈上升的趋势,并且与索丝菌和假单胞菌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结论排酸肉样本中的细菌种群与市售肉样本中相似,生产中应加强排酸过程中菌群的控制,同时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嗜冷菌的繁殖,保障供应链中肉品质量安全。
王宇王娉曲天铭梁丽姣赵晓美陈颖张万刚
关键词:冷鲜猪肉宏基因组学微生物多样性
一种食源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检测及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食源致病性气单胞菌菌株的检测和分离方法:包括专用增菌液和显色培养基两部分,增菌液由特殊蛋白胨、胆盐和水组成;显色培养基由蛋白胨、糊精、麦芽糖、甜菜碱、胆盐、氯化钾、碳酸钾、硫酸镁、氨苄青霉素、头孢唑林、...
陈颖 姬庆龙赵贵明赵勇胜王娉赵晓美杨海荣
基于流式细胞仪技术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在生乳菌落总数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本研究将市售流式细胞仪技术快速检测试剂盒应用于生乳中菌落总数的检测。通过对不同浓度、不同死/活细菌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的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分离分离培养法进行对比,证实了试剂盒染色液对常见微生物的荧光标记能力良好,样品染色液A和染色液B联用可以有效实现对死/活细菌的区分与计数。通过向生乳样品中添加不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死/活细菌比例细菌或不同种细菌制备人工污染生乳样品并进行FCM检测,证实了该FCM试剂盒方法能够适用于实际生乳制品菌落总数定量检测与死/活细菌区分计数,且方法稳定性良好,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乳菌落计数。该试剂盒方法在生乳检测流程上的应用证实了利用FCM法替代传统分离检测法的实际应用可行性,可以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和乳品企业提供一种更为高效、便捷和准确的流程参考。
赵晓美王娉曲天铭梁丽姣姬庆龙陈颖
关键词:流式细胞技术菌落总数生乳
一种食品中常见病原菌基因组快速提取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中常见病原菌基因组快速提取试剂盒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羧基修饰的硅包磁珠,预处理缓冲液,裂解缓冲液,漂洗液,蛋白酶K及核酸溶解液等。本发明的食品中病原菌基因组快速提取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为用预处理缓...
陈颖王娉赵晓美
文献传递
食品中产毒真菌核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食品中最常见的产毒真菌主要包括黄曲霉、赭曲霉、青霉属和镰刀菌属等,能够对人和动物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死亡。针对产毒真菌检测可在毒素形成早期预测其产毒性能,为前置化干预毒素危害提供技术支撑,概述了近年来应用于食品中产毒真菌检测的常规PCR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DNA指纹图谱方法、DNA条形码方法等,并对未来产毒真菌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庆张庆赵晓美王娉刘冰
关键词:核酸
一种用于检测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显色培养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显色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含有蛋白胨、丙酮酸钠、氯化钠、D‑山梨醇、D‑苹果酸、胆盐、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高岭土、溴百里酚蓝、结晶紫、聚乙二醇、琼脂,余量为水。本...
陈颖姬庆龙赵贵明杨海荣王娉赵勇胜赵晓美
肉类调理食品中细菌多样性的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肉类调理食品方便快捷,营养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其丰富的营养物质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影响食品品质和消费者健康。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全面、准确的研究肉类调理食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微生物防控和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均质提取法对肉类调理食品中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提取,并以16S rRNA可变区V3-V4作为测序片段,分析细菌多样性。实验表明,4种肉类调理食品细菌多样性均较高,菌群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炸鸡块、骨肉相连和冷冻牛排的优势菌群是Anderseniella属,而羊肉串优势菌群是不动杆菌属,此外肉类调理食品中还存在芽胞杆菌属、梭菌属、泛菌属、假单胞菌属、嗜冷杆菌属和乳球菌属等。本论文明确了使用均质提取法对肉类调理食品中微生物进行16S rRNA V3-V4区测序分析,为后续大规模菌群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范晓攀王娉陈颖赵晓美谈笑曹飞扬黄文胜葛毅强
关键词:细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RRNA
乳源蜡样芽胞杆菌耐药性、毒力因子检测及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为了解乳品来源蜡样芽胞杆菌携带的毒力因子、分子特征及耐药性,对2016—2019年分离自乳品的122株蜡样芽胞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纸片法)测定了分离株对氯霉素、庆大霉素等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了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同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检测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结果表明,122株蜡样芽胞杆菌均对氯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环丙沙星的中介率分别为5.74%、4.92%和0.82%,9.84%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具有耐药性,8.20%的菌株对四环素具有耐药性,4.10%的菌株对利福平具有耐药性。122株蜡样芽孢杆菌都检出了蜡样芽孢杆菌的非溶血型肠毒素基因nheA、nheB及肠毒素FM基因entFM;nheC、bceT、cytK、hblA、hblC、hblD、ces和EM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9.18%、37.70%、31.15%、29.51%、24.59%、8.20%、6.56%和6.56%。122株蜡样芽胞杆菌被分成15簇,未见明显的优势带型。由此可见,2016—2019年收集的蜡样芽胞杆菌乳品分离株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约10%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利福平等具有耐药性,PFGE呈现多种带型,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郭佳王娉王娉赵晓美赵晓美陈颖
关键词:乳品蜡样芽胞杆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子分型
一种用于预测乳品中耐药菌耐药基因与宿主对应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乳品中耐药菌耐药基因与宿主对应关系的方法,其包括(1)原料乳预处理;(2)细菌宏基因组DNA提取;(3)Shotgun测序;(4)菌种注释与ARGs注释;(5)ARGs细菌潜在宿主预测等步骤。本发明的预...
陈颖王娉梁丽姣赵晓美曲天铭姬庆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