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康复
  • 2篇通气
  • 2篇热疗
  • 2篇联合口服
  • 2篇疗效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结核
  • 2篇结核
  • 2篇康复新
  • 2篇康复新液
  • 2篇口服
  • 2篇肺癌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腺

机构

  • 9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9篇赵芳
  • 3篇闫姗姗
  • 2篇张丹
  • 2篇牛建明
  • 2篇谭艳辉
  • 2篇王晓洁
  • 2篇董维维
  • 2篇孙莹
  • 2篇李丹华
  • 1篇王建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评价
2021年
探究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研究人员所在医院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的选择来源,选取呼吸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46例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为常规组研究对象,给予其常规呼吸治疗,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内同等条件的46例肺癌手术后呼衰患者为干预组研究对象,给予其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内血气分析情况和呼吸情况的变化,并对呼吸治疗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氧分压较高,二氧化碳分压较低,24小时后呼吸频率、心率较低;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为93.48%。结论:给予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和呼吸情况。
赵芳李润浦
关键词:肺癌呼吸衰竭
深部热疗辅助常规治疗类炎性胸腔积液对患者肺通气功能和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深部热疗结合常规方法治疗对类炎性胸腔积液患者炎性反应、肺功能情况、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类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联合深部热疗,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炎性指标、肺功能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热疗结合常规方法治疗类炎性胸腔积液较常规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促进积液吸收,提高抗感染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
赵芳姜国荣王紫汀闫姗姗肖剑董维维李丹华李润浦
关键词:深部热疗肺功能炎性反应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常规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观察2组(常规治疗+胸腺五肽)、观察3组(常规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胸腺五肽)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例。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指标水平[1 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通气量(MBC)]、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气指标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pH]的差异。结果:观察1、2及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咯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短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FEV_1/FVC、PEF和M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1、2及3组患者的TNF-α、hs-CRP及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3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PaO_2、PaCO_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伴感染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董维维李丹华闫姗姗肖剑赵芳姜国荣李润浦
关键词:胸腺五肽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炎症反应
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白藜芦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SD大鼠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用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白藜芦醇组、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各15只。白藜芦醇组给予白藜芦醇灌胃治疗28 d,糖皮质激素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28 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28 d。比较3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肺顺应性(compliance of lung,CL)、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F)、0.3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0.3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0.3/FVC)]和心脏功能结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和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和室间隔质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ight ventricle/(left ventricular+interventricular septum,RV/LV+S)],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3组CL、PEF、MMF水平均低于干预前,FEV0.3/FVC水平高于干预前;白藜芦醇组CL、PEF、MMF、FEV0.3/FVC水平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CL、PEF、MMF、FEV0.3/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LVEF、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均高于干预前,白藜芦醇组LVEF高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低于糖皮质激素组和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IVST、LVPWT、右心室游离壁质量、左心室+室间隔质量、RV/(LV+S)低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白藜芦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闫姗姗赵芳肖剑张春良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白藜芦醇
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深部热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5 d为1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胸腔积液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情况。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胸腔积液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升高,且研究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疗联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明显,能够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王紫汀赵芳姜国荣王建陈景邰艳秒孙砚诚
关键词:热疗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安全性
局部注药联合口服康复新液辅助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药物联合口服康复新液辅助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颈淋巴结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口服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肌注链霉素进行全身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局部注射异烟肼、链霉素粉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症状缓解率,淋巴结吸收率,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症状缓解率、淋巴结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3%(P<0.05)。观察组恶心、局部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联合口服康复新液辅助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可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淋巴结吸收率,且安全性高,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牛建明谭艳辉张丹赵芳孙莹杨慧卫王晓洁李润浦
关键词:局部注药康复新液颈淋巴结结核临床疗效
局部注射给药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给药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浅表淋巴结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再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同时行局部注射给药(链霉素+异烟肼)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2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稍高于对照组的85.71%(30/35);治疗后2年内观察组复发率为8.57%(3/35),低于对照组的17.14%(6/35),但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局部注射给药联合口服康复新液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与手术治疗相似,但可避免手术治疗所导致的并发症。
牛建明谭艳辉张丹赵芳孙莹杨慧卫王晓洁李润浦
关键词:结核浅表康复新液局部注射
高分辨CT评估间质性肺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转归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高分辨CT(HRCT)在间质性肺炎(ILD)诊断及治疗转归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72例ILD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HRCT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CT检查。观察组根据患者3年生存率情况又分为生存组(16例)和死亡组(20例)。观察比较患者双肺的受累范围、病变形态情况以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对观察组所有患者肺HRCT病变进行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肺HRCT积分对评估ILD患者预后情况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网格状影、肺气肿肺大泡、不规则线状影、蜂窝改变、胸膜下结节灶、支气管扩张、小叶间隔增厚以及磨玻璃样影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6,x^(2)=6.020,x^(2)=7.730,x^(2)=4.677,x^(2)=5.143,x^(2)=4.126,x^(2)=6.546,x^(2)=8.135;P<0.05)。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6,P<0.05)。死亡组患者的肺HRCT积分明显高于生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6,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肺HRCT积分评估ILD患者预后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灵敏度为81.06%,特异度为89.34%。结论:HRCT检查可及时诊断ILD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形态分布、双肺的受累范围及进展情况,对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姜国荣赵芳汤哲锋
关键词:高分辨CT肺炎治疗转归
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1年
探究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次实验人员所在医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7例在呼吸内科接受手术和护理的肺癌手术患者为常规组研究对象,同时间段内的37例肺癌手术后康复患者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呼吸功能训练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的结果比较、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接受了呼吸功能训练后,其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更加明显,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数值更高,二氧化碳分压更低;肺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更加明显,最大呼气流速峰值、最大呼气平均流速、第一秒呼气量均更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达到94.59%。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手术患者康复的效果。
赵芳李润浦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肺癌康复手术患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