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慧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药材
  • 4篇中药
  • 4篇次生代谢
  • 3篇栽培
  • 2篇药材质量
  • 2篇栽培生产
  • 2篇中药材
  • 2篇中药栽培
  • 2篇种质
  • 2篇五味子
  • 2篇木脂素
  • 2篇黄芩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氧
  • 2篇H2O2
  • 2篇NA_2
  • 1篇代谢
  • 1篇代谢调控
  • 1篇代谢影响
  • 1篇道地

机构

  • 10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0篇郭慧敏
  • 9篇孟祥才
  • 7篇付晓莹
  • 1篇曹玲
  • 1篇孙慧峰
  • 1篇曹伍林

传媒

  • 3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材栽培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被引量:21
2017年
随人口增加和资源破坏,栽培药材成为商品的主流,由此也导致了很多药材质量下降。解决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优化中药栽培生产的各个环节。该文结合当前中药材栽培发展形势,以栽培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为核心,通过栽培多基原药材的优质种类和品种选育提高药材质量,通过产区合理区划和优质种子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并加强药材质量形成规律的研究提高栽培药材质量,确保中药材生产的健康发展。
孟祥才郭慧敏丛薇
关键词:中药栽培种质产区区划
Na_2S_2O_4通过诱导环境胁迫次生代谢提高五味子药材质量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环境胁迫产生的活性氧能够增强植物的次生代谢改变药材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0.004μmol/L、0.4μmol/L和40μmol/L Na_2S_2O_4处理五味子鲜果,研究活性氧、抗氧化酶活性及木脂素类成分三者之间关系。结果 0.4μmol/L Na_2S_2O_4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0μmol/L Na_2S_2O_4显著降低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主要发生在第1~2天和5~6天,与浓度呈负相关,0.004μmol/L和0.4μmol/L Na_2S_2O_4处理组增加CAT活性,40μmol/L处理组CAT活性变化很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主要发生在5~6天,三个浓度均显著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变化不明显。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第5天和第6天显著升高,促进木脂素类成分生物合成,其中40μmol/L Na_2S_2O_4处理5 d最为显著,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比传统加工方法分别提高24.6%、21.9%、28.0%、19.3%、27.3%。结论 Na_2S_2O_4改变了五味子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次生代谢水平,提高了质量。
郭慧敏丛薇付晓莹孟祥才
关键词:五味子木脂素药材质量
中国东北地区药材发展历史与前景被引量:4
2017年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偏远地区,人口稀少,中药资源开发基本上是在民国后才开始的。现主产药材或道地药材均为原产南部地区产地变迁而至或新开发的种类,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先后冠以"辽"、"关"、"北"等不同的地理名称。中国东北地区气候独特、地广人稀、历史上为中药资源开发较为薄弱。随科技的发展,应加强该地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展现该区域的鲜明特色。20世纪初开始野生资源开发向规模化栽培的转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机械化水平,东北地区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也必将成为一个中药重要栽培产区。
郭慧敏丛薇孟祥才
关键词:中药资源
活性氧促进五味子次生代谢的机制研究
目的:五味子是我国常用药材,其质量与环境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人为调控五味子在逆境条件下的次生代谢,以促进药材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积累,建立提高栽培五味子药材质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 40μmol/L、0.4μmol/L 和 ...
郭慧敏
关键词:五味子活性氧次生代谢H2O2高温
文献传递
药用植物对光的适应机制与中药材栽培生产被引量:3
2016年
探讨了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光的吸收能力和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两者共同决定了活性氧的积累程度,从而决定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阴性植物不耐强光是由光强和温度两个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通常不会导致活性氧的过度积累而对植物造成伤害。阳性植物不仅对光的需求量较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光照强度对药材质量和产量有密切关系,在生产中确定适宜的光照是优质高产的关键。
付晓莹郭慧敏曹伍林孟祥才
关键词:药材栽培
H_2O_2对五味子鲜果次生代谢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外源H_2O_2对五味子鲜果次生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0.004、0.4和40μmol/L H_2O_2处理五味子鲜果,研究H_2O_2、抗氧化酶活性及木脂素类成分积累三者之间关系。结果:在外源H_2O_2的作用下,种子内的H_2O_2含量在第5、6天才开始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无规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无明显变化;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在前4天无明显变化,第5、6天活性升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CAT和POD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第5、6天显著升高。PAL活性升高促进木脂素类成分生物合成,0.4μmol/L H_2O_2处理组五味子果实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6.6%、26.5%、35.4%、16.8%和27.3%。结论:H_2O_2提高了五味子抗氧化酶活性和次生代谢水平,促进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提高五味子药材的质量。
丛薇郭慧敏付晓莹曹玲孟祥才
关键词:H2O2活性氧木脂素药材质量
谈制约栽培中药材产量的关键问题被引量:2
2016年
结合中药材生产实际情况,借鉴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生物学角度对生产中种质、种子、光照、中耕、病虫草害等制约产量的关键问题进行论述。
付晓莹郭慧敏孙伟毅孟祥才
关键词:中药栽培种质种子光照中耕病虫害
赤芍和白芍本质差异及未来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4
2016年
赤芍和白芍药材虽然来源于同一物种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相同药用部位,但其药效差异的因素较为复杂,加工方法的不同仅仅是产生药材分化的一个因素。本文从种质、生产方式、环境、采收加工等因素阐述了赤芍和白芍本质差异。芍药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赤芍来源从野生转为栽培,应确定适宜的种质,优化种植技术,保证传统疗效。
付晓莹孙慧峰郭慧敏孟祥才
关键词:赤芍白芍
外源性Na_2S_2O_4和干旱逆境对黄芩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环境影响药材质量的本质原因是活性氧。通过·O_2的载体Na_2S_2O_4打破原有的活性氧平衡,模拟胁迫条件下生理过程,增强次生代谢,构建提高药材质量新方法。方法对中药材黄芩叶面分别喷施40、0.4和0.004μmol/L的Na_2S_2O_4,以不同程度的干旱模型为参照,分析比较Na_2S_2O_4与逆境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差异。结果干旱状态下植物相关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变化与H_2O_2作用不尽相同,但均提高了PAL的活性。结论在活性氧模拟环境胁迫的作用下,能够调节次生代谢,提高药材质量。
付晓莹郭慧敏丛薇孟祥才
关键词:黄芩次生代谢
外源H2O2对黄芩次生代谢调控及道地质量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药材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导致很多药材质量下降。提高药材质量已成为中药资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采用H2O2喷施黄芩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变化不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显著下降,表明黄芩抗氧化酶系统消除活性氧能力降低。同时,H2O2促进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表达,提高了PAL活性,促进了黄酮类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苷元类成分的转化。0.004μmol·L^-1H2O2处理后第2天,虽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等苷类物质略有下降,但活性最高的成分苷元类成分显著升高,黄芩素由0.094%升高到0.324%,汉黄芩素由0.060%升高到0.110%,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6%,83.3%。
付晓莹郭慧敏丛薇孟祥才
关键词:黄芩苯丙氨酸解氨酶次生代谢黄酮类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