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叶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交试验优化文蛤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优选文蛤水溶性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为该有效部位的保健品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水溶性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625 nm。以水溶性多糖转移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溶剂p H及绞碎程度对文蛤水溶性多糖转移率的影响。以水溶性多糖转移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文蛤水溶性多糖水提工艺的影响。以水溶性多糖得率及质量分数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浓缩程度、醇沉浓度、醇沉时间对文蛤水溶性多糖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文蛤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加3倍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水提液浓缩至原料的1/2,加乙醇醇沉至体积分数达80%,醇沉12 h,抽滤,60℃减压干燥。文蛤水溶性多糖得率7.71%,质量分数42.53%。结论:优选的文蛤水溶性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可兼顾该有效部位的得率和纯度,为该部位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陈丽叶王令充吴皓程建明刘睿柴尧彭九嫚冯子芳程颖
- 关键词:文蛤总多糖蒽酮-硫酸法
- 丹参中酚酸类成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研究提取时间、碱处理、转化时间等因素对丹参中酚酸类成分水解转化规律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了丹参饮片在不同加热时间、p H及反应时间下的丹参酚酸类成分峰面积变化规律。结果:在加热的6 h内,丹酚酸B在受热30 min峰面积最大,随后丹酚酸B开始发生降解,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A是终产物。丹酚酸A进一步在碱性条件下又发生降解,生成丹酚酸C和异丹酚酸C一对同分异体。结论:揭示了丹参在受热、p H条件下中丹酚酸类成分的转化规律,为丹参在中药制剂生产和临床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
- 彭九嫚柴尧潘旻陈丽叶郑云枫程建明
- 关键词:丹参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A
- 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检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建立芴甲氧羰酰氯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检测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法检测,以芴甲氧羰酰氯为衍生化试剂,色谱柱为Hedera ODS-2 C18柱(4.6×250 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 DNJ在0.00460.2960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3%,RSD为2.75%(n=9)。结论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桑叶中DNJ的定量分析。
- 唐静柴尧彭九嫚陈丽叶杜俊潮薛珍珍程建明
- 关键词:桑叶1-脱氧野尻霉素HPLC-UV柱前衍生化
- 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脱盐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优化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电渗析脱盐工艺,分析脱盐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安全性,为该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脱盐率、含固量转移率和氨基酸(以牛磺酸、丙氨酸计)转移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药液p H和脱盐时间对电渗析脱盐工艺的影响,比较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脱盐前后成分的变化,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脱盐前后的安全性。结果: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最佳脱盐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34.00 g·L^(-1),药液p H 4~5,脱盐时间1.5 h。脱盐率>90%,含固量转移率>65%,牛磺酸、丙氨酸保留率均>90%。脱盐前半数致死量(LD50)27.18 g·kg^(-1),经电渗析脱盐后最大耐受量37.48 g·kg^(-1)。结论:脱盐后的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毒性成分、盐分显著下降,效应物质基本保留,安全性明显提高。优选的脱盐工艺稳定可行,为该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 冯子芳刘睿程建明王欣之陈丽叶程颖殷嘉晨吴皓
- 关键词:四角蛤蜊脱盐工艺综合评分急性毒性试验脱盐率
- 江苏产菲律宾蛤仔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研究了江苏产菲律宾蛤仔提取物(RE)对运动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鼠灌胃15 d后,采用小鼠游泳疲劳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不负重游泳后血清乳酸(LA)、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指标的差异。结果:高、中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长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乳酸(p<0.01)含量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肌酸激酶(p<0.01)、乳酸脱氢酶(p<0.01)活力均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活力升高,尿素氮含量仅高剂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菲律宾蛤仔提取物能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加速疲劳的消除。
- 程颖王欣之吴皓刘睿王令充邱韵萦杨小林陈丽叶冯子芳
-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抗疲劳游泳小鼠
- 玉竹百合蛤蜊汤煎煮工艺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经典食疗方玉竹百合蛤蜊汤的最佳煎煮方法及其抗疲劳的作用,为今后以该方为基础的抗疲劳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为优选玉竹百合蛤蜊汤的煎煮工艺,以浸膏得率,总多糖、牛磺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其煎煮方法;并按照2003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实施手册》的要求,设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玉竹百合蛤蜊汤低、中、高3个剂量组,经口给予样品,采用小鼠游泳疲劳模型,对比各组小鼠负质量游泳时间、不负质量游泳后血清乳酸(L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指标的差异,观察玉竹百合蛤蜊汤对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影响。结果玉竹百合蛤蜊汤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60min,在最佳煎煮工艺下,总多糖含量为(79.48±7.82)mg/g,牛磺酸含量为(1.95±0.02)mg/g,干浸膏得率为(26.82±0.53)%。高、中剂量组的玉竹百合蛤蜊汤能显著延长小鼠负质量游泳时间(P<0.05);与模型组相比,3个剂量组的玉竹百合蛤蜊汤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乳酸(P<0.01)及丙二醛(P<0.01)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并能显著降低肌酸激酶(P<0.01)、乳酸脱氢酶(P<0.01)的活力,并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结论本实验确定了玉竹百合蛤蜊汤的最佳煎煮工艺,并证明了该食疗方具有较好的抗疲劳功效,为该方作为保健食品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 程颖王欣之刘睿吴皓程建明邱韵萦杨小林陈丽叶冯子芳
- 关键词:煎煮工艺抗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