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钢
-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基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高职劳动教育逻辑进路
- 2024年
- 劳动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公民性力量的提升。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学校组织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较少,且并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构劳动育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劳动认知水平,让学生能自主学习;强化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劳动能力,让学生能超越自我;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让学生能自律自制;加强劳动教育队伍建设,保障劳动教育师资,让学生能学有其师。
- 戴朝晖陈钢
- 关键词:劳动教育积极心理品质高职院校
- 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与实践被引量:1
- 2016年
- 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应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分析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的意义和原则的基础上,设计显隐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满足需要的网络共享课程资源,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和学习生态。通过营造全员、全环境育人的氛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素质训练与评价,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邱志军陈钢
-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人文素质课程
- 孝友传家远——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一
- 2019年
- 作为传统美德重要载体的古代家训,是以家族、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古代家训共21条,即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存心地、修行检、勤职业、循本分、崇廉节、慎言语、尚节俭、存忍让、恤贫寡、供赋役、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戒淫荡、戒贪忌,其下选取了113条圣贤语录和历史典故,一并载入张氏二修族谱中。本文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对其齐家治家条文进行解读和阐述,赋予其鲜活的时代价值,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肖自力胡海林陈钢
-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家训
-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对策——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被引量:2
- 2022年
- 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树立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从吸纳地方文化元素,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着力课程改革,完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体验感;依托新媒体,构建地方特色文化教育“阵地”;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以适应企业需求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培育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 戴朝晖陈钢
-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 进士张瑶的家世经历及其对张谷英家族文化的影响
- 2022年
- 通过查阅谱志等资料及走访调查,笔者考证张谷英第八代孙、明朝进士张瑶系出身农耕社会典型的耕读家庭,正德己卯中举,嘉靖癸末进士,先后授刑部主事、知太平府、镇江府、广西副侠、工部郎中等,官累至广西参政。本文着重展现张瑶刚正清廉、勤政务实的为官形象,并论述其刚正坚毅的性格、务实勤奋的作风、清廉自乐的心态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张谷英家族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 肖自力陈细兵陈钢胡海林
- 关键词:家世
- 高职《应用写作》“金课”建设研究
- 2020年
- 课程建设时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高职院校在进行《应用写作》"金课"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对高等教育课程当中存在普遍问题的关注,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金课"建设的实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其综合性发展。
- 陈钢
- 修身德为先——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二
- 2019年
-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村,上下600年聚族而居,人丁兴旺长盛不衰,彰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张氏家族注重修身养德,德育教化集中体现在其家训21条之“存心地、修行检、勤职业、循本分、崇廉节、慎言语、存忍让”等条目中。该文集中对这7条家训及其下主要圣贤语录逐一进行解读,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进行阐释,取其精华、去其糟怕,为推进以德治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和启示。
- 胡海林陈钢肖自力
-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代家训修身养德
- 无规矩不成方圆——张谷英村古代家训探解之三
- 2019年
- 该文通过对张谷英村古代家训中“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戒浮荡、戒贪忌”五条族戒及其下选取的有关圣贤语录、历史典故进行解读,揭示出其家训族戒具有重教诲劝戒和启发自觉、与家教宗旨和族风实际紧密结合、对国家法规进行有效补充等明显特色,表明这种家族性的礼俗规范和基层自治的有效方式,对于新时代加强乡村治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陈钢胡海林肖自力
- 关键词: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