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玮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化超声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究乳化超声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帮助。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乳化超声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显著升高(P<0.05);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WHV)、全血黏度中切(WMV)、血浆粘度(PV)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压积(PCV)和纤维蛋白原(FIB)变化不明显(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治疗后MDA、炎症因子(IL-2、IL-6、hs-CRP和TNF-α)和血液流变学指标(WHV、WMV、PV)显著降低(P<0.05);氧化应激反应指标(CAT、SOD、GSH-Px)显著升高;PCV和FIB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乳化超声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显著改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玮张超贾丽唐红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糖尿病性白内障
- IC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及眼部像差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及角膜像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5~2016-05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50例(82眼)为研究对象,进行ICL植入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进行Pentacam眼前节全景分析仪检查,测定眼前节参数值:前房深度(ACD)、前房角宽度(3:00方位)(ICA)、前方容积(ACV)、角膜厚度(CCT)和角膜曲率(K);采用晶状体扫描(OPD Scan)系统测定眼部波前像差参数值,包括全眼及眼内的总体波前像差参数:总体球面像差(TSA)、总体高阶像差(THOA)、总体低阶相差(TLOA)和角膜像差参数:角膜总相差(CTA)、角膜高阶像差(CHOA)、角膜低阶像差(CLOA)。结果:ICL植入术后,患者前房角深度明显变浅,3:00方位前房角宽度、前房角容积、角膜曲率明显变小(P<0.05)。眼部像差参数比较:全眼及眼内总体低阶像差较术前明显减小(均P<0.05),角膜高阶像差明显增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L植入术可使眼前节结构发生改变,改善了患者的视觉质量。
- 高玮王婧张超贾丽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前节结构波前像差
- Helveston综合征家系3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7年
- Helveston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眼外肌综合征,在1969年首次被Helveston发现。该病的临床特征为外斜A征、上斜肌功能亢进及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目前,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以达到改善眼位、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目的。
- 王婧唐红高玮张超贾丽
- 关键词:HELVESTON综合征诊治家系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测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探讨其在DR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63)和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DR组,n=53),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3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NC组、NDR组、DR组IL-6水平分别为(11.05±2.75)、(12.65±3.91)、(16.08±3.83)pg/m L,IL-6在NC组、NDR组、DR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NDR组、DR组TNF-α水平分别为(4.88±2.30)、(7.33±2.81)、(16.36±4.55)pg/m L,TNF-α在NC组、NDR组、DR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NDR组、DR组VEGF水平分别为(86.4±7.15)、(105.4±14.3)、(128.7±15.18)mmol/L,VEGF在NC组、NDR组、DR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NDR组、DR组MDA水平分别为(9.22±2.34)、(11.47±3.18)、(16.18±4.33)nmol/m L,MDA在NC组、NDR组、DR组中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NDR组、DR组SOD水平分别为(98.31±11.16)、(87.61±14.28)、(68.35±11.43)U/m L,SOD在NC组、NDR组、DR组中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表达高水平的IL-6、TNF-α以及VEGF,同时DR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可见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状态对DR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高玮王婧张超秦萍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炎症因子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