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蓉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学科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肺损伤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治疗依从
  • 1篇治疗依从性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通气
  • 1篇气道
  • 1篇气道正压
  • 1篇气道正压通气

机构

  • 4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4篇黄丽蓉
  • 3篇庄少侠
  • 2篇崔小川
  • 2篇王红梅
  • 1篇万小蔹
  • 1篇史灵芝
  • 1篇张希龙
  • 1篇孙华
  • 1篇陆国础
  • 1篇朱建荣

传媒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62例的病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意识障碍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AECOPD发生意识障碍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AECOD意识障碍中肺性脑病34例,低渗性脑病13例、脑梗死6例、药物引起9例,经积极治疗后47例好转,15例出现死亡。【结论】AECOPD意识障碍常见原因为肺性脑病、低渗性脑病、脑梗死、药物引起,针对病因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
黄丽蓉王红梅庄少侠
关键词:慢性病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适应+缺血再灌注组(IP+I/R组),各12只,分别进行相应处理。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测量肺组织含水量;检测血清及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及内皮素-1(ET-1)的浓度。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光镜下见肺组织病变明显加重,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肺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血清及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及ET-1的浓度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IP+I/R组肺组织病变减轻,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肺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血清及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及ET-1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内源性抗氧化作用、灭活或减少氧自由基、保护肺脏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
万小蔹朱建荣王红梅黄丽蓉庄少侠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构建肺栓塞诊治的“立体网络”势在必行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索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4年间本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42例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构成比:60岁以上老年人较高(73%vs 27%,P<0.05);内科患者明显多于外科(79%vs 21%,P<0.05);以呼吸科(33%)、心内科(23%)为主。死亡率:外科明显高于内科(47%vs 13%,P<0.05);呼吸内科低于心内科(4.3%vs 25%,P<0.05)。结论肺栓塞为常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涉及科室众多,单独医疗或医技科室进行诊断常造成漏诊、误诊。提高肺栓塞的诊疗水平有赖于:(1)增强诊断意识;(2)加强研究、规范治疗;(3)构建肺栓塞防治的"立体网络"。
庄少侠孙华黄丽蓉崔小川陆国础
关键词:肺栓塞误诊网络
不同监测方法下压力滴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下进行自动压力滴定和整夜脉氧饱和度仪监测下进行自动压力滴定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使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睡眠监测室明确诊断的中重度OSAH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次/h〕并愿意接受自动压力滴定治疗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A组31例选择在监测室PSG监测下进行自动压力滴定,B组35例选择在监测室或家中整夜脉氧饱和度仪进行自动压力滴定。监测两组压力滴定结果 (AHI、最低脉氧饱和度、滴定压力、面罩漏气量)及nCPAP治疗依从性(规律用机率、平均每天用机小时数、每月用机天数)。结果两组AHI、最低脉氧饱和度、滴定压力、面罩漏气量、规律用机率、平均每天用机小时数及每月用机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种不同监测方法进行自动压力滴定,并不影响压力滴定的结果及患者nCPAP治疗的依从性,而整夜脉氧饱和度仪监测下进行自动压力滴定相比传统压力滴定方法成本低,更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崔小川史灵芝黄丽蓉张希龙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病人依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