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中小跨径梁桥基于准隔震理念的损伤状态耦合规律研究
- 2025年
- 为了在中小跨径梁桥的横向抗震体系中引入准隔震理念,首先结合典型震害统计特征,阐明了准隔震理念的基本内涵,明确了关键构件(即支座、挡块、桥墩)在桥梁抗震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然后以墩高、挡块强度为参数,构建了支座-挡块-桥墩体系的非线性分析模型。最后采用基于Copula函数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支座、挡块和桥墩在地震作用下损伤状态的耦合规律,并根据系统层面的确定性易损性曲线,探讨了满足准隔震理念的挡块合理设计强度。研究表明:支座和挡块和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存在显著的耦合作用关系,挡块强度对支座、桥墩的损伤状态有重要影响;当挡块强度由0增至30%的恒载反力时,支座损伤概率不断降低,其完全破坏概率的最大降幅为27.2%,而桥墩损伤概率则不断上升,其完全破坏概率的最大增幅达61.6%,挡块、支座和桥墩的损伤次序会逐渐转变为桥墩、挡块和支座;当挡块强度取值为15%~20%的主梁恒载反力时,支座的滑动隔震和桥墩的塑性耗能都被充分调动,此时支座-挡块-桥墩系统在地震中出现严重损伤的概率最低,相比无挡块工况降低了16.3%。
- 徐略勤范磊岳克锋甘超刘杰
- 关键词:地震易损性COPULA函数
- 植树固坡对高填路堤稳定性影响研究
- 2017年
- 通过建立植树固坡浅层加筋力学模型和深根锚固力学模型,并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植树对高填路堤的作用,分析了植树数量、植株种植位置和坡脚处单株位置对高填路堤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在距坡脚水平距离为6 m和植株根系深度为9 m时,植株加固边坡效果明显;植株种植位置和根系深度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 刘杰
- 关键词:高填路堤稳定性
- 蝶形钢板阻尼器力学性能与几何参数优化研究
- 2025年
- 为了提升新型蝶形钢板阻尼器的耗能效率并优化其几何参数,首先推导了新型阻尼器的初始刚度和屈服力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拟静力试验对8个阻尼器试件的失效模式、力学参数和滞回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通过67个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耗能肋宽度比a/b、高厚比H/t、耗能肋条数n、钢板片数N等参数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型阻尼器力学性能稳定,滞回曲线饱满,极限位移角大于10%,最大等效黏滞阻尼比超过0.4,其力学性能与耗能肋条数n和钢板片数N成比例,便于标准化设计,且初始刚度、屈服力和等效屈服位移均具有良好的理论解析性,理论公式的平均计算误差分别为14.0%、8.4%、-10.9%;通过合理设计耗能肋的尺寸,可实现其全截面屈服的变形状态,使得钢材单位体积耗能量最大达0.217 J/mm^(3),当耗能肋几何参数满足a/b=0.25~0.50、H/t=20~30时,新型阻尼器可实现最优的耗能经济性。
- 徐略勤刘杰岳克锋潘锐华范磊
- 关键词:拟静力试验数值模拟
- 基于CGAL的单箱单室梁三维网格自动划分软件开发
- 2014年
- 以VS C++为平台,利用CGAL(计算几何算法库)中Delaunay三角形网格划分功能,首先对单箱单室梁的一个横截面进行Delaunay三角形网格的划分;然后沿箱梁纵向一定距离新生成一个单箱单室截面,并采用映射点的原理,将已划分好Delaunay三角形网格的单箱单室截面上的节点,映射到新生成的单箱单室截面上形成新节点,并按已划分好Delaunay三角形网格的截面上节点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即形成对新截面的Delaunay三角形网格划分;最后再将各个截面上相同编号的节点连接起来,实现以五面体六节点为基础的三维实体网格划分。为三维实体有限元软件开发提供一种有效的三维实体网格划分方法。
- 刘杰王家林
- 关键词:C++DELAUNAY三角形
- 全风化软岩填料电阻率特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为研究全风化软岩填料的电阻率特性,对其开展不同粒径和不同级配的室内试验,探明含水率、粒径和粗颗粒含量等因素对风化软岩填料电阻率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软岩填料颗粒粒径越大、粗颗粒含量越多越不容易导电,全风化粉砂岩导电性略低于全风化泥质砂岩。总体来说电阻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其下降趋势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和平缓稳定阶段。全风化泥质砂岩填料的电阻率与其粗颗粒含量有关,当含水率小于14%时,粗颗粒含量对电阻率产生较大影响。土体电阻率与含水率之间呈幂指函数相关,并初步揭示了土体电阻率与干密度、含水率、粗颗粒含量之间的联系,为全风化软岩填料路基填筑及其压实质量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 李莎阳磊刘杰
- 关键词:颗粒级配含水率电阻率
- 柳杉根系加固边坡土壤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树木根系加固边坡作为固土和美化环境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合理的种植需要进一步优化。利用3个试验地的不同年龄生的柳杉根系,采集并制备土壤样本和根系样本,通过植株根系量测量、根系抗拉强度测试和土壤抗剪强度测试,探讨不同年龄生和不同土壤深度下,植株根系量、根系抗拉强度和根系额外黏聚力对土壤的加固影响。结果表明:种植9年生的柳杉有最大的根系密度和较低的根系抗拉强度,而30年生的柳杉与之相反;9年生植株在年龄、根系量和额外黏聚力上有较大优势,是最优的植株年龄。
- 刘杰
- 关键词:边坡防护工程柳杉抗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