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力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自动定位钻孔的岩芯取样机
- 一种自动定位钻孔的岩芯取样机,包括机架,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机架顶部设有取样机机身,取样机机身上设有竖向的导向杆和螺杆,钻导向杆和螺杆上设有套筒,钻样电机与套筒固定连接实现钻样电机在导向杆和螺杆上的固定,钻样电机的钻头竖...
- 黄叶宁孙旭曙向力迟健刘洋陈超
- 文献传递
- 软岩洞室开挖卸荷-流变力学特性研究
- 在铁路、水电站、矿山等工程施工中洞室开挖中,软岩经常出现,并且软岩的流变特性导致在施工后的变形持续时间久、变形大,对软岩洞室的长期稳定有着因此,。本文采用取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四川省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右岸平垌的软岩,...
- 向力
- 关键词:软岩洞室开挖力学特性
- 文献传递
- 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的劣化及破坏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干湿循环作用下消落带砂岩岩体强度衰减易导致砂岩边坡失稳的问题,以三峡库区秭归县沙镇溪典型库岸边坡砂岩试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泡—烘干处理方式模拟岩石干湿循环过程,将试样分组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并通过数值模拟,从变形的角度分析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对砂岩的劣化作用在初期表现强烈,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作用逐渐减弱;在相同循环条件下,砂岩的极限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加,相同法向应力作用下砂岩极限抗剪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总劣化度逐渐增大。试验结果对水库砂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向力王乐华陈招军李洁马云彪
- 关键词:干湿循环单轴压缩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数值模拟
- 基于模型试验的涉水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进一步探究涉水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模式,自主设计制作了模型试验平台,选取三峡库区碎石土样,测定了土样基本力学特性,开展了水位升降作用下堆积体岸坡的物理模型试验。依据试验现象,重点分析了不同坡度的岸坡模型在不同水位作用条件下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坡度对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影响显著,坡度较大(50°及60°)时,在水位上升期间便发生大规模塌岸现象,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水位上升→剥蚀、淘空塌岸→下错平台→整体滑塌→次稳定状态;坡度为40°时,在水位下降期间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滑动破坏,对应变形-破坏模式为水位上升→坡体沉降→贯穿裂隙形成→水位下降→贯穿裂隙扩展滑面形成→整体滑移;岸坡坡度较小(35°)时,多次升降循环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变形-破坏迹象。
- 王乐华徐义根许晓亮向力章朝峰
- 关键词:边坡模型试验破坏模式
- 一种凡士林液化涂抹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凡士林液化涂抹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加热装置的底座和置于底座上的杯体,杯体上部与滤网相配合,滤网内设有海绵;杯体为圆筒形结构,其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滤网为圆形结构,其圆周边缘与安装环固定连接,安装环外侧设有外...
- 向力张胜佳尹思杰黄叶宁
- 文献传递
- 冻融循环条件下岩石加卸荷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为了探究冻融损伤后岩石加卸荷力学特性,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2种含水率砂岩进行加卸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后,砂岩受到损伤,在加卸荷作用下,裂纹的扩展方向改变,发育程度加剧,且在饱和组砂岩中表现明显;从裂纹的扩展方向和破裂面角度来看,加载状态下砂岩以剪切破坏为主,卸载状态下以张拉和剪切破坏为主;加载条件下,冻融作用对砂岩造成的损伤反映出砂岩的峰值强度损失和弹性模量损失逐渐增大,且饱和砂岩较天然砂岩略大;卸荷条件下,各循环次数砂岩卸荷变形模量与卸荷当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卸荷当量约为80%时,变性模量下降显著,而卸荷当量保持一定时,卸荷变形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另外设计的卸荷速率都较小,对变形模量影响不明显。试验结果可为寒区岩质边坡开挖工程提供借鉴。
- 陈招军王乐华王思敏李洁徐义根向力
- 关键词:冻融循环变形模量
- 简易弹簧式高强压力稳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简易弹簧式高强压力稳定装置,它包括垫板,垫板上加工有多个均布的下通孔,垫板的外圈加工有多个均布的螺纹孔,垫板的中心加工有下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每个螺纹孔上都对应安装有长螺栓,长螺栓的光杆部分与压板构成滑动...
- 王乐华龚家伟徐义根杨超许晓亮吴文惠金晶李洁向力
- 文献传递
- 长期浸泡与干湿循环作用下砂岩损伤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为探究库岸边坡岩体的损伤特性,以常见的中风化砂岩为例,通过室内长期浸泡、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力学试验,分析了砂岩的物理参数、应力—应变曲线及劣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浸泡对岩样的损伤作用分为前期的饱和作用和后期的水解作用;干湿循环的每个周期都会造成岩样小颗粒脱落或胶结物溶解。长期浸泡、干湿循环两种状态对岩样的损伤都很大,且首次损伤程度较大,占整体损伤的一半以上。研究结果为库岸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李洁王乐华陈招军向力
- 关键词:干湿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