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静

作品数:6 被引量:9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阙
  • 1篇带状疱疹
  • 1篇毒性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生物学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诱导性
  • 1篇诱导性一氧化...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治疗抑郁症

机构

  • 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吴晓静
  • 3篇姜劲峰
  • 1篇陈晨
  • 1篇徐建林
  • 1篇马海龙
  • 1篇蒋颖
  • 1篇岳伟

传媒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血管生物学的神阙穴特异性解析被引量:77
2017年
从血管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神阙穴的结构特异性。首先,从神阙穴的结构解剖、组织解剖、分子解剖3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构解剖:神阙穴具有明确的血管结构,是唯一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的腧穴;神阙穴具有的血管联系和丰富微循环,是神阙治疗效应特异性的基础。组织解剖:内皮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神阙穴治疗效应启动环节特异性的组织基础。分子解剖: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家族(TRPV)通道、内皮细胞分泌的神经肽在神阙穴位结构功能中的作用。然后,根据神阙穴位的血管生物学特异性分析神阙隔盐灸"回阳救逆"的机制在于有效针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重复温热刺激方式获取最大化灸量。最后指出,神阙穴的血管生物学结构特征为以神阙作为治疗部位实现直接针对内皮细胞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姜劲峰徐旺芳俞兴根吴晓静
关键词:神阙内皮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
针刺迷走神经耳支结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耳针作为治疗手段,观察刺激迷走神经耳支(ABVN)对抑郁症患者症状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机制,为临床针灸治疗抑郁症方案的建立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方法:本研究中的53例抑郁症患者均来自南京脑科医院医学...
吴晓静
关键词:抑郁症耳针疗法炎性因子
文献传递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6例奥沙利铂导致的慢性外周神经毒性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颗粒,共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CIPN20)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CIPN20评分较治疗前升高,KP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CIPN20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级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两组恶心、呕吐、腹泻、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临床应用可治疗奥沙利铂慢性外周神经毒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且安全可靠。
陈晨马海龙顾银霞成玲玲岳伟马霜吴晓静徐建林
关键词: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化疗奥沙利铂
自制雄冰液在治疗未破溃带状疱疹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采用自制雄冰液治疗未破溃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未破溃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患处涂擦阿昔洛韦凝胶;观察组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患处涂擦自制的雄冰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水疱变化时间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水疱塌陷时间、收缩时间、结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4天、第7天疼痛评估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的同时,应用自制的雄冰液涂擦未破溃带状疱疹,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止痛效果快且无不良反应,经济简单、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徐书玉曹树红吴晓静
关键词:带状疱疹自拟方
神阙隔盐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神阙隔盐灸温度-时间曲线,并探讨神阙灸的温度启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受试者采取神阙隔盐灸,利用双通道温度记录仪同时测量脐周、脐底的温度并记录,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后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对其温度启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脐周温度检测,每壮最高温度均可达到43℃以上,最高可达44.9℃;达到并超过43℃以上的持续时间为(4.50±2.36)min,达到并超过40℃以上的持续时间为(8.03±2.63)min。脐底温度检测,平均在第7壮时温度达到43℃以上。最高可达到44.7℃,7~10壮最高温度的均值为(43.44±1.05)℃,达到并超过43℃以上的持续时间为(5.53±2.13)min,达到并超过40℃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8.44±10.39)min。结论神阙隔盐灸具有重复温热刺激的特性,可避免持续稳定的温热刺激所带来的平台期,促使灸治强度最大化,最终有效提升临床灸量。
吴晓静姜劲峰荣长保李杰俊
关键词:间接灸隔盐灸
TRPV1介导温和灸影响佐剂性关节炎小鼠iNOS的实验研究
2019年
目的:温和灸是否通过TRPV1的介导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从而产生抗炎效应。方法:实验一:50只正常KM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辣椒平组和温灸+辣椒平组。实验二:TRPV1-/-小鼠及C57BL/6野生型小鼠各16只,随机分为KO模型组、KO温和灸组、野生模型组和野生温和灸组,每组各8只。造模:20μl完全弗氏佐剂皮内注射于小鼠右后足跖。干预方法:温和灸:L5-L6区域施用温和灸20min,皮肤温度保持于44±1℃;辣椒平组:0.01%辣椒平溶液(0.1ml/10g)腹腔注射,1次/d;温和灸+辣椒平组:模型小鼠腹腔注射辣椒平,15min后给予温灸(方法同温和灸组)。每组均在实验第2~8d进行干预,1次/d。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足趾肿胀度。实验第8d采取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比色法检测iNOS含量。结果:实验一:与模型组比,温和灸组、辣椒平组、温和灸+辣椒平组足趾肿胀度明显降低(P<0.01),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1),NO和iNOS水平明显降低(P<0.01);温和灸+辣椒平组足趾肿胀度,血清TNF-α及IL-1β、NO、iNOS水平均明显高于温和灸组(P<0.05,P<0.01)。实验二:野生温和灸组足趾肿胀度、TNF-α及IL-1β、NO和iNOS水平明显低于野生模型组(P<0.01),KO温和灸组各项指标与KO模型组没有差异(P>0.05)。结论:温和灸抗炎作用途径与iNOS源性NO水平下降相关,该效应由TRPV1介导。
吴晓静姜劲峰蒋颖李杰俊
关键词:温和灸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TRPV1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