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阳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探讨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至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7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采用浅中低温、轻中度血液稀释、中高流量CPB体外循环,注重供体心肌保护,应用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技术,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7例患者体外循环过程平稳,手术过程顺利.例1、例2和例5患者生存至今,已分别存活10 a、9 a和5 a;例3患者术后存活1 a;例4和例6患者死于移植术后右心衰、急性排斥反应;例7患者死于停机困难、严重低心排.结论进行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合理选择供体心脏保护技术,减轻再灌注损伤和积极保护心肺功能是原位心脏移植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 王芳王钊李梅王翔夏阳蒋立虹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体外循环心肌保护
- 甲状腺激素受体β1在非典型脑膜瘤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激素受体β1(TRβ1)和非典型脑膜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方法通过real-timePCR和免疫组化分别对良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中的TRβ1进行检测;同时我们在体外进行原代脑膜瘤细胞培养,并通过MTT检测TRβ1对非典型脑膜瘤细胞的影响.结果TRβ1 mRNA在非典型脑膜瘤中的表达低于良性脑膜瘤,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Rβ1阳性细胞在非典型脑膜瘤为平均40.75个/mm^2低于良性脑膜瘤93个/mim^2,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体外实验中,T3干预可有效抑制非典型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在浓度为20 ng/ml时MTTOD值由对照组0.24±0.028下降到0.17-±0.008,抑制作用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iRNA沉默TRβ1蛋白的表达后,可有效减弱T3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TRβ1在非典型脑膜瘤上的表达下降,在被其配体T3激活后可有效抑制非典型脑膜瘤细胞增殖.提示TRβ1可能在非典型脑膜瘤的发生及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张申刘畅周菲惠夏阳王瑞飞李智高王崇谦王进昆汤志伟
- 关键词:非典型脑膜瘤增殖
- CX3CR1通过调节Ca2+内流介导神经元凋亡影响缺血性卒中小鼠预后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在神经元上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C57/BL6小鼠和CX3CR1基因敲除小鼠,分别设置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小鼠中动脉永久闭塞(pMCAO)模型,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30 min后脑缺血范围和24 h后梗死面积;免疫荧光三重染色法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X3CR1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培养原代神经元,建立氧糖剥离(OGD)细胞缺血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元CX3CR1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内Ca^2+浓度变化。结果在野生型小鼠中,与对照组和健侧相比,pMACO后,患侧CX3CR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CX3CR1与凋亡蛋白caspase-3在神经元上共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CX3CR1基因敲除小鼠pMACO 30 min后缺血损伤面积相似,但24 h后CX3CR1基因敲除小鼠梗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在体外,原代神经元OGD后CX3CR1表达显著升高(P<0.05),敲除神经元上CX3CR1,可减轻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损伤,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同时观察到,敲除CX3CR1可降低谷氨酸介导的Ca^2+内流到神经元的速度和总量。结论缺血可诱导神经元CX3CR1的表达,且神经元CX3CR1可以通过调节Ca^2+内流来介导神经元的凋亡。
- 刘畅张申周菲惠夏阳李智高王进昆汤志伟
- 关键词:缺血CX3CR1神经元凋亡
- 改良Cabrol手术的体外循环转流16例
- 2015年
- 升主动脉瘤是一类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特别是夹层动脉瘤,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不同从而导致手术方式的不同.而冠状动脉开口与瓣环间距〈1.0cm的患者,传统的手术方式由于操作时间比较长而加大了体外循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加之升主动脉瘤切除术有多种操作方法,
- 王钊王翔夏阳陈康李梅赵宇州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
- 接受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接受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POCD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估。方法 40例行全弓置换手术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为POCD组(n=15)和NPOCD组(n=25),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及术中数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POCD的影响因素,建立POCD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估。结果两组性别、深低温停循环(DHCA)肛温、术中低血压、手术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低血压(OR=17.975,95%CI:1.292-250.081)和机械通气时间(OR=1.032,95%CI:1.000~1.065)是全弓置换手术后早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DHCA肛温是其保护因素(OR=0.422,95%CI:0.188~0.948)。构建的早期POC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95%CI:0.738~0.973),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9.2%。结论接受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危险因素是术中低血压及机械通气时间,保护因素是DHCA肛温。建立的早期POCD发生预测模型对于接受全弓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POCD的预测效能较好。
- 万子琳张国婧王小燕叶会顺戴勇夏阳
-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 趋化因子受体CX3CR1通过调节Ca2+内流介导小鼠神经元脑缺血损伤
- [目的]通过检测野生型C57/BL6小鼠和CX3CR1基因缺陷小鼠(CX3CR1-/-)在建立大脑中动脉线栓(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各自脑缺血范围和脑神经元凋亡...
- 夏阳
-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元
- 文献传递
- 滇南小耳猪心肺联合移植的体外循环管理
- 2013年
- 目的探讨滇南小耳猪同种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体外循环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对14只实验用封闭群滇南小耳猪进行心肺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改进心肺灌注液和灌注方法,采用浅低温和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应用常规超滤与改良超滤技术,行多指标监测和临床观察.结果体外循环过程平稳,供体心肺保护好,7例手术成功,6例成功复跳,获得短期存活,达到研究目的.结论合理选择供体心肺保护液,改进供体心腔减压方法,良好的体外循环管理,减轻再灌注损伤和积极保护心肺功能是成功进行小耳猪原位心肺联合移植手术的关键.
- 王芳王钊李梅王翔夏阳吴剑蒋立虹
- 关键词:心肺联合移植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