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衢化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游离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创伤复合组织缺损合并皮肤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游离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创伤合并皮肤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2012-7-2017-6我科应用游离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骨皮瓣修复四肢创伤复合组织缺损10例,术前给予加强心理护理,训练床上大小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及饮食指导,术后予常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护理,功能锻炼。结果术后10例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门诊回访8例,通过网络视频回访2例,皮瓣血运良好,色泽相近,X片显示:骨瓣愈合良好。结论围术期予以有效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地保证皮瓣成活。
- 姚秀芬陈少华刘本全
- 关键词:骨皮瓣围手术期护理皮肤癌
- 基层综合医院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层综合医院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方法: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进行系统化、规范化中医知识的培训,"传帮带"、多途径的培训,制定专科优质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结果:中医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得到优化,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士找到中医护理归属感,护理队伍更加稳定。结论:基层综合医院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建设具有中医特色护理人才队伍,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体系,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具有中医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 姚秀芬陈博
- 关键词:中医科护理人才
- 桡骨远端骨折支架外固定致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防治及护理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介绍桡骨远端骨折支架外固定致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桡骨远端骨折支架外固定病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并进行预防及护理,制定正确功能锻炼计划。结果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及功能锻炼,手腕部感觉异常消失,关节活动度改善。结论做好术后一般护理,针对病情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及个体化的功能锻炼计划,对桡骨远端骨折病人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 姚秀芬钱军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支架外固定护理
- 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
- 2011年
- 对12例肩峰撞击征改良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通过心理、认知评估,采取缓解焦虑、改善认知、发挥家属支持系统作用,推行护患共同参与等心理干预方法,以促进康复计划顺利进行。在功能训练过程中,制定早、中、后期个体化的训练计划,来保证功能训练的质量。
- 徐炯姚秀芬
- 关键词:心理护理康复护理
- 目标策略模式下知信行干预在脊柱内镜术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目标策略模式下知信行干预在脊柱内镜术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22年1月至12月60例为观察组。2021年1月至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目标策略模式下知信行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予延续性护理共3个月,记录并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JOA评分与自我效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策略模式下知信行干预在脊柱内镜术后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姚秀芬吴晓霞陈如华魏坤阳
- 关键词:腰椎间盘护理应用
- 改良指端放血法在断指再植静脉危象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改良指端放血法在断抬再植静脉危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4例断指再植静脉危象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毎组各42例。传统组采用指端侧切口放血法,改良组采用指腹按摩结合指端真皮浅层创面放血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指成活率、放血时间、放血创面出血自凝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以及再植手指外形满意度。结果传统组手指成活率为76.19%,改良组手扌旨成活率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放血时间、放血创面出血自凝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创口金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患者对再植手指外形满意度的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指端放血法可有效提高断指再植静脉危象患者的手指成活率,且在同样放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条件下,能够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姚秀芬林继华吴晓霞张元海
- 直接前方入路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2年
- 目的研究直接前方入路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采用的手术入路划分为前方入路组64例和后方入路组64例,比较分析两组数据指标。结果前方入路组手术时间(58.81±6.13 min)、术中手术切口长度(9.34±1.42 cm)及住院时间(6.48±0.84 d)较后方入路组短,术后24 h引流量(91.72±10.24 mL)较后方入路组(118.82±12.78 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方入路组两个时间点Harris评分(79.84±6.49分和92.81±9.81分)均较后方入路组高,差异显著(P<0.05);前方入路组两个时间点Berg评分(43.57±4.54分和50.98±5.38分)均较后方入路组高,差异显著(P<0.05)。前方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4.69%)较后方入路组低(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方入路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郑佳姚秀芬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