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暗棕壤培肥沟技术改土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深翻技术需要新型深翻犁来保证。土壤深翻对土壤培肥有长期效果。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心土上移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逐渐变小,培肥沟机械改土处理在第一年小麦田上产量比前松后旋处理低4.80%,比深翻处理高6.22%;在第二年大豆田上产量比前松后旋处理略高,比深松处理高10.56%,同时通过机械改土,土壤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最终起到培肥心土。
- 米刚姜宇刘晓莉孙景玲
- 长期麦秸还田对暗棕壤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以始于197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据,研究了麦秆长期还田及与化肥配施对暗棕壤肥力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1)土壤有机质和pH值整体呈下降趋势,麦秸与化肥配施比单施化肥更有效减缓土壤有机质和pH的降低;(2)土壤碱解氮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各处理年均含量表现为麦秸+高量化肥(S+N2P2)>高量化肥(N2P2)>对照(CK)>麦秸(S)>低量化肥(N1P1)>麦秸+低量化肥(S+N1P1);(3)土壤速效磷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处理的年均含量整体表现为S+N2P2>N2P2>S+N1P1>N1P1>S>CK;(4)大豆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各处理年均产量表现为S+N2P2>N2P2>S+N1P1>S>N1P1>CK。因此,长期麦秸还田与化肥配合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和提高大豆产量。
- 崔喜安姜宇米刚刘晓莉马星竹孙景玲
- 关键词:暗棕壤土壤肥力大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