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琳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农作物秸秆
  • 2篇作物秸秆
  • 2篇秸秆
  • 1篇导论课程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废水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降解性
  • 1篇生物降解性能
  • 1篇双语
  • 1篇双语教学
  • 1篇资源量
  • 1篇作物
  • 1篇稀土
  • 1篇稀土金属
  • 1篇金属
  • 1篇课程

机构

  • 6篇江汉大学

作者

  • 6篇岳琳
  • 4篇黄碧捷
  • 3篇刘晓烨
  • 2篇陶元
  • 1篇辛善志
  • 1篇刘延湘
  • 1篇张丽
  • 1篇胡明华

传媒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绿色科技
  • 1篇农业工程
  • 1篇武汉轻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VOCs催化反应过程与反应机理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4年
论述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催化反应过程机理研究的现状,包括催化剂的表征、催化过程研究方法以及不同的研究体系。催化剂表征使用原位技术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方法可以更好地阐述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催化过程研究主要包括催化反应动力学模拟(Power-rate Law、Mars-van Krevelen Model、Langmuir-Hinshelwood),反应产物监测(原位红外技术、原位核磁技术、暂态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量子化学计算等。其中,反应动力学是使用较为广泛的研究催化反应机制的技术之一。反应产物监测可以得到直观的认识,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量子化学计算只作为论证。
岳琳
关键词:VOCS催化氧化
铈负载活性炭降解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选取活性艳蓝(KN-R)为模式污染物配制模拟印染废水,绘制模拟印染废水标准曲线,以此为依据计算不同反应条件下的KN-R吸附量。用浸渍法将稀土金属铈负载在活性炭上来提高其对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效率,分别考察了负载量、吸附时间、活性艳蓝的初始浓度、pH值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吸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金属铈(Ce)负载活性炭更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模拟印染废水;pH为5时降解效果较好;金属Ce的最佳负载率为8wt%。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金属Ce最佳负载率时的活性炭分别进行了表征,XRF和XRD分析结果说明铈成功地以立方晶型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活性炭之中。
胡明华朱潇潇岳琳胡正勋刘晓烨
关键词:印染废水稀土金属活性炭CE
伯胺类捕收剂的初级生物降解性能
2015年
通过改进的振荡培养法对典型伯胺类捕收剂十二胺(DA)和十八胺(OA)的初级生物降解性能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可见光谱扫描得出DA和OA浓度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均为412 nm,由此得出其浓度测定标准曲线,并通过采用加热、加酸和再溶解的方法对OA进行测定,振荡培养法测出DA和OA的初级生物降解度分别为99.0%和97.9%。研究结果表明:在振荡培养的条件下,DA和OA均为易生物降解捕收剂,DA的初级生物降解性能优于OA,并且该条件下生物降解得到强化,使得OA生物降解性能得到有效提高,为处理含伯胺类浮选药剂的矿山废水提供理论参考。
刘晓烨辛善志岳琳黄碧捷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物降解性能伯胺捕收剂
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技术现状及其展望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指出了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附属品,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相关文献及报道为基础,综述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性研究。
桂思琪黄碧捷陶元岳琳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
湖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清单及增长趋势研究
2017年
指出了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的生物质能源。基于《"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及湖北省2011-2016统计年鉴农作物产量数据,收集活动水平数据,估算了湖北省"十一五"末期及"十二五"期间湖北省的秸秆资源量,并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湖北省秸秆资源量的增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陶元黄碧捷岳琳曹诗龙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地方高校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研究
2019年
以江汉大学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例,从课程教材的选择及使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以及任教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等角度,探讨了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体系的实施要素,为地方性院校环境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黄碧捷刘延湘岳琳张丽刘晓烨
关键词:地方高校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