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学术探讨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组织
  • 1篇伊班膦酸
  • 1篇伊班膦酸钠
  • 1篇原纤维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三七总甙
  • 1篇酸钠
  • 1篇曲安奈德
  • 1篇转录
  • 1篇总甙
  • 1篇瘢痕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泌
  • 1篇苦味酸
  • 1篇胶原纤维
  • 1篇骨保护素
  • 1篇二膦酸盐

机构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2篇李婷
  • 1篇刘树发
  • 1篇吴立鹏
  • 1篇朱彩玉
  • 1篇郑嵘
  • 1篇潘亮亮
  • 1篇刘凯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伊班膦酸钠对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的调节被引量:1
2013年
背景:在正畸治疗期间,如何提高成骨速度对缩短正畸时间有很大的帮助。骨保护素能间接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加速牙周骨组织形成。目的:观察分析局部注射伊班膦酸钠对正畸保持阶段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均以50g力牵引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加力21d。空白组牵引后麻醉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保持前1d局部注射伊班膦酸钠和生理盐水后进入保持期,分别于保持开始后1,3,7,14,21d,每组取5只大鼠麻醉后处死。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见实验组破骨细胞少于对照组,相同时间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保护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第1天与第3天骨保护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14,21天骨保护素的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表达强度上,实验组骨保护素的表达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骨保护素的表达均强于空白组(P<0.05)。局部注射伊班膦酸钠能使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增多,间接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从而加速骨组织修复形成。
朱彩玉郑嵘吴立鹏李婷
关键词:骨保护素伊班膦酸钠二膦酸盐牙周组织
三七总甙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背景:增生性瘢痕的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类固醇激素、抗代谢药、免疫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等,均易复发或有严重的不良作用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提取成分治疗增生性瘢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进展,而且不良反应小。目的:通过组织染色及相关基因检测的方法,观察三七总甙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创建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约术后4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耳白兔分为3组,三七总甙组、曲安奈德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以曲安奈德为阳性对照,分组分次瘢痕基底局部给药,用药5次后取瘢痕组织,以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进行观察,应用反转录PCR方法检测细胞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示三七总甙组兔耳瘢痕中成纤维细胞数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与曲安奈德组无明显差异。苦味酸酸性复红染色结果示三七总甙组兔耳瘢痕中胶原纤维较空白对照组排列整齐,与曲安奈德组无明显差异。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三七总甙组、曲安奈德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提示三七总甙及曲安奈德均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瘢痕组织中的含量,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及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进而降低胶原纤维合成,来达到有效抑制瘢痕组织过度增生的目的。
刘凯潘亮亮李婷刘树发
关键词:三七总甙增生性瘢痕曲安奈德反转录PCR胶原纤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