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超声波
  • 2篇热反应
  • 2篇重油
  • 2篇沥青质
  • 2篇裂解
  • 2篇蜡油
  • 2篇降粘
  • 2篇降粘率
  • 2篇残炭
  • 2篇催化裂解
  • 1篇低温煤焦油
  • 1篇油砂
  • 1篇中低温
  • 1篇中低温煤焦油
  • 1篇润滑油
  • 1篇润滑油基础油
  • 1篇综合评价
  • 1篇脱金属
  • 1篇尾油
  • 1篇馏分

机构

  • 7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李小强
  • 4篇申志兵
  • 4篇赵德智
  • 3篇曹祖宾
  • 3篇郑连波
  • 3篇王童
  • 2篇王景芹
  • 2篇吕京鹏
  • 1篇赵金花
  • 1篇李建华
  • 1篇张爽
  • 1篇张颖

传媒

  • 2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工业催化
  • 1篇辽宁化工
  • 1篇煤化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年份

  • 5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蜡油催化裂解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抚顺蜡油为原料,在FS-J1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自制的FL-J型蜡油催化裂解催化剂进行中试实验。在温度为340~380℃,空速为1~4h-1的不同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的使用性能,以及产品分布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反应有较好的产品分布,产品性质理想。反应温度及空速对汽、柴油收率有显著影响。催化剂因积炭失活后,可通过器内烧焦再生使催化剂活性得到恢复,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工艺作为增产汽、柴油的手段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郑连波曹祖宾王景芹申志兵李小强
关键词:蜡油催化裂解
超声波技术在蜡油脱金属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使用脱金属剂在超声波作用下脱除油品中金属。重点探讨了反应时间、超声波参数、脱金属剂的质量分数对金属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超声波脱金属的效果明显优于未加超声波的脱金属效果,可以在10 min内达到较高的金属脱除率。当脱金属剂的质量分数为1 500μg/g,在超声波作用下反应10 min,超声波强度为8 W/cm2时脱金属效果较好,镍和钙的脱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锌的脱除率达90%以上。
王童赵德智张颖李小强
关键词:脱金属蜡油超声波
超声波作用下重油的热反应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探索了低温条件下超声波作用对重油热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超声波作用对重油的粘度、残炭和沥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增长,降粘率逐渐升高,当反应时间为2h时,降粘率可达24%左右;沥青质含量由2.66%降为1.44%;残炭值也逐渐升高。表明油样发生了裂化和缩合反应。反应时间小于1 h时,油样性质变化较快;大于1 h后,变化较慢。进而发现超声波对不同的油样的热反应影响也不同。
李小强赵德智王童郑连波吕京鹏申志兵
关键词:重油超声波降粘率残炭沥青质热反应
中低温煤焦油馏分油的酚抽提精制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以中低温煤焦油为原料进行恩氏蒸馏得到<280℃的馏分油,并对其进行性质分析和酚抽提。在酚抽提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讨论了反应温度、碱液浓度、酸液浓度对收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酚抽提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反应温度60℃,NaOH质量分数20%,H2SO4质量分数60%的条件下,反应10min,酚收率可达35.2%。最后对粗酚进行了精制,得到了符合工业质量指标的产品。
吕京鹏曹祖宾李建华李小强
关键词: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精制
超声波对重油热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探索了超声波对重油热反应的影响。讨论了超声波作用对重油的粘度、残炭和沥青质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大大增加了重油热反应的反应动力。随着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增加,降粘率增大,残炭值升高,沥青质含量下降,表明油样发生了裂化和缩合反应。作用时间小于1h,油样性质变化较快;1h后变化较慢。超声波对不同油样的热反应影响效果不同。
李小强赵德智张爽
关键词:重油热反应超声波降粘率残炭沥青质
加氢尾油催化裂解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加氢尾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自制催化裂解催化剂进行中试试验。考察了操作条件及原料中的碱性氮化物对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操作温度的不平稳、空速及压力的提高均会造成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变差,运转周期缩短。大分子碱性氮化物可以毒化催化剂外表面活性中心,小分子碱性氮化物可以进入催化剂孔道,造成催化剂活性中心全部失活。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严格控制温度变化,采用低空速及常压,对含碱性氮化物较多的原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催化剂运转周期。
郑连波曹祖宾王景芹申志兵李小强
关键词:催化裂解碱性氮化物
内蒙古油砂油的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07年
为合理充分利用油砂资源,对油砂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做了全面的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油砂油密度(20℃)为0.999 6 g/cm3,运动粘度(100℃)为1 430 mm2/s,水的质量分数为16%,硫的质量分数为2.64%,属高硫环烷基油。对油砂油进行了实沸点蒸馏,并对各窄馏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窄馏分密度均大于0.9g/cm3;运动粘度大,常温下无法测量;特性因数均小于12;体现了环烷基油的特点。
赵金花赵德智王童申志兵李小强
关键词:油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