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杨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核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去污
  • 2篇多传感器
  • 2篇多传感器融合
  • 2篇多传感器融合...
  • 2篇遥控
  • 2篇远程
  • 2篇远程遥控
  • 2篇融合技术
  • 2篇视觉技术
  • 2篇污染
  • 2篇机器视觉
  • 2篇机器视觉技术
  • 2篇核事故
  • 2篇放射性
  • 2篇放射性污染
  • 2篇废水
  • 2篇辐射环境
  • 2篇感器
  • 2篇测量系统
  • 2篇传感

机构

  • 7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篇杨杨
  • 4篇马中笙
  • 3篇亢武
  • 3篇张东
  • 3篇卢传霞
  • 2篇谢云
  • 2篇樊英武
  • 2篇席治国
  • 2篇苏容波
  • 2篇李晓龙
  • 2篇李茂辉
  • 2篇谭昭怡
  • 2篇曾俊辉
  • 2篇陈鑫
  • 2篇林国洪
  • 2篇杜旭光
  • 1篇黄召亚
  • 1篇邓玥
  • 1篇陈志林
  • 1篇肖湘竹

传媒

  • 1篇辐射防护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管状金属部件激光去污的夹持机构
本发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管状金属部件激光去污的夹持机构,包括运动平台和管升降夹持机构,所述管升降夹持机构包含管夹持旋转机构和管升降机构。本机构用于实现激光去污工艺要求的管状物件的各种自动位移与运动,适用于对一定直径范...
罗宇驰 张鹏昊 李科举席治国杨杨马中笙陈鑫
放射性污染金属表面去污设备及去污方法
本申请涉及去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放射性污染金属表面去污设备及去污方法,包括气帐装置,气帐装置用于隔离去污工作环境与外部环境,气帐装置包括入口闸门、出口闸门、通排风组件和气溶胶收集及过滤组件,通排风组件用于气帐装置内的排...
张鹏昊罗宇驰谭昭怡杨杨陈志林亢武席治国李科举马中笙陈鑫
一种强辐射场远程遥控测量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强辐射场远程遥控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远程控制台、控制柜、机械臂底座、多关节机械臂和多功能探测器,多功能探测器包括测量探头、标识笔、激光测距仪和视屏摄像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强辐射场远程遥控测量系统集成视控...
马中笙亢武曾俊辉谢云何艳荣李茂辉杨杨张东樊英武杜旭光林国洪苏容波卢传霞李晓龙张鹏昊
文献传递
一种强辐射场远程遥控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强辐射场远程遥控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远程控制台、控制柜、机械臂底座、多关节机械臂和多功能探测器,多功能探测器包括测量探头、标识笔、激光测距仪和视屏摄像头。本发明公开的强辐射场远程遥控测量系统集成视控制系统及...
马中笙亢武曾俊辉谢云 何艳荣李茂辉杨杨张东樊英武杜旭光林国洪苏容波卢传霞李晓龙 张鹏昊
文献传递
干冰喷射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为有效去除需复用部件表面放射性污染,开发了一种去污效率高、对基材损伤小且二次废物产生量小或二次废物易于处理的去污装置和方法。将干冰清洗技术移植用于放射性表面污染的去除,对干冰去污技术从喷射去污到去污后二次废物收集、处理进行闭环设计,形成了一整套干冰去污—气体净化的系统装置。采用该系统装置开展了去污条件实验,获得了既可实现高效去污又不损伤基材的去污参数,通过测量被去污物件表面温度、压力变化,干冰喷射后表面形貌表征等方法验证了去污过程对基体材料损伤轻微。将干冰喷射+尾气净化这一新型去污技术应用于现场复用金属部件去污,验证了该技术既具有高效的去污及气溶胶净化效果,同时又具有二次废物产生量小的特点。
李烨谭昭怡张东卢传霞张鹏昊杨杨
关键词:干冰放射性污染去污
用于含铯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铯分离性能研究
核电和核技术应用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大量放射性废水的产生;其中137Cs具有裂变产额高、半衰期长、生物毒性大等特点,将其分离去除是放射性废水处理的关键.此外,无机离子交换剂具有选择性好、耐高温、抗辐射、与固化材料相容性...
何艳荣杨杨黄召亚周海涛
关键词:废水处理
文献传递
CuFC吸附-微滤工艺处理含^(137)Cs废水
2016年
采用单级亚铁氰化铜(CuFC)吸附-微滤工艺去除实验模拟废水中的^(137)Cs,研究废水中^(137)Cs初始活度浓度(C0)、吸附时间、pH值、竞争离子以及CuFC投加量对去污因子的影响。分别用去离子水、地表水和海水配制模拟废水,当模拟废水中^(137)Cs的初始活度浓度分别为4.24×10~5、2.84×10~5、2.84×10~5 Bq/L,吸附时间为90min,pH值为7,CuFC投加量为80 mg/L,不投加竞争离子时,本工艺的去污因子分别达到2.06×10~4、1.62×10~4和9.36×10~1,说明CuFC吸附-微滤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含^(137)Cs废水处理工艺,且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王露赵军胥要肖湘竹邓玥杨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