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强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航天技术支撑项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支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液氧
  • 6篇液氧煤油发动...
  • 5篇火箭
  • 4篇液体火箭
  • 4篇液体火箭发动...
  • 4篇火箭发动机
  • 4篇补燃
  • 4篇补燃循环
  • 3篇发动机
  • 3篇仿真
  • 2篇吨级
  • 2篇运载
  • 2篇推力
  • 2篇推力室
  • 2篇起动
  • 1篇低频
  • 1篇低频特性
  • 1篇低温流体
  • 1篇点火
  • 1篇点火装置

机构

  • 12篇西安航天动力...
  • 2篇中国航天推进...
  • 1篇西安航天发动...

作者

  • 12篇杨永强
  • 3篇刘站国
  • 3篇徐浩海
  • 3篇李程
  • 2篇李斌
  • 2篇王飞
  • 2篇吕发正
  • 1篇马冬英
  • 1篇刘红军
  • 1篇高玉闪
  • 1篇陈建华
  • 1篇李妙婷
  • 1篇张小平
  • 1篇王海燕
  • 1篇李春红
  • 1篇邢理想
  • 1篇王玫
  • 1篇张晓军
  • 1篇马红宇
  • 1篇白旭东

传媒

  • 5篇火箭推进
  • 2篇中国航天
  • 1篇导弹与航天运...
  • 1篇载人航天
  • 1篇深空探测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00kN液氧煤油发动机湿态停放和快速处理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解决火箭因故推迟发射时发动机常规处理不便在发射场实施的问题,对发动机发射场湿态停放适应性和快速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证分析,开展了关键组件试验考核和延迟发射流程整机试车考核。考核结果表明:延长了发动机湿态停放时间,形成了一种可靠的不离箭快速处理方法;缩短了处理周期,拓宽了火箭发射的时间裕度。
宋亚轻白旭东成洁王飞杨永强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
补燃循环发动机强迫起动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某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是我国首台采用强迫起动方式的补燃循环发动机。结合发动机特点建立了强迫起动模型,进行了系统级冷调试验,根据试验及仿真结果确定了发动机起动参数及起动程序。针对试车暴露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起动超调、起动爆燃、推力室点火冲击大及喷注器起动变形等问题。研究结果在发动机试车中得到验证。
杨永强刘红军徐浩海刘站国
关键词:液体火箭发动机补燃循环
13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分析
2025年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需求,对13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进行了技术提升,使其初步具备重复使用能力,并通过了多次地面重复试车考核。通过分析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建立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技术流程,制定了重复使用发动机维护维修方案。通过对比发动机装箭状态和地面单机状态差异性,分析了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后处理与检查、维修可达性与经济性、状态检测与评估、寿命评估与延寿、维修技术研究和维护维修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研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可为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和维护维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
杨永强何江吕发正张闯曹文
关键词:液氧煤油发动机维护维修
具有类水滴形截面流道的壁面集成式3D打印高效换热筒体
本发明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类水滴形截面流道的壁面集成式3D打印高效换热简体,用于解决现有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独立外置的换热器及其管路复杂不仅难以满足发动机系统的紧凑化需求,而且复杂管路增加了液体介质的...
杨永强刘军彦何江王柯宋亚轻马力扬张闯杨建
补燃循环上面级发动机初始驱动参数选取
2021年
某补燃循环上面级发动机是我国首台采用起旋氧预压涡轮泵起动方式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其在起动初始阶段的能量匹配过程与现有型号存在较大差异。为使其获得良好的起动性能,需要对该发动机的初始驱动参数进行设计与分析。根据系统特点建立补燃循环上面级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MWorks软件,通过数值仿真手段设计初始的起动参数。最后按照设计的参数,对二级泵后煤油的接力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预压涡轮氦气驱动流量应选为17.5 g/s,点火剂供应路节流圈流阻系数应选为7.95×10^(12)m^(-4);设计的起动参数能够使二级泵后煤油正常接力,且余量充足。
史子鹏杨永强吕顺进刘站国
关键词:补燃循环上面级发动机参数选取
液体火箭发动机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传热模型
2022年
为满足某大型液体火箭贮箱增压介质加热需求,对火箭上常用的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影响传热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建立了一维数学仿真传热模型,针对局部两相流换热采用了简化计算模型。换热器试验结果表明:传热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了传热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基于试验数据,对两相流简化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拓宽了传热模型的适用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修正后的传热模型可用于多层嵌套钎焊铣槽式换热器或类似结构换热器的初步优化设计。
刘军彦王玫田雅洁杨永强霍世慧
关键词:火箭发动机换热器传热计算
“长征五号”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总体技术被引量:7
2021年
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应用于“长征五号”(CZ-5)运载火箭助推模块,该发动机采用高压补燃循环,具有高性能、自身起动、大范围推力和混合比调节、结构紧凑等特点。回顾了“长征五号”助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历程和技术方案特点,分析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自身起动点火技术、双机并联大时差不同步关机技术、单机和双机并联发动机整机结构低频特性等研制中的发动机总体技术。提出了YF-100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性能提升、结构轻质化、可靠性增长和全任务剖面环境适应性的改进方向,以及对高精度发动机在线故障诊断系统的需求。
陈建华曹晨杨永强杨永强李妙婷
关键词:液氧煤油发动机低频特性
500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起动过程仿真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500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是我国首台采用双推力室方案、自身分级起动方式的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结合重型发动机特点建立了描述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发动机起动特性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发动机的起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液氧主阀和发生器燃料阀打开时差应确保发生器点火在氧头腔充满后进行;流量调节器的转初级起始时间应早于推力室建压时间;燃料节流阀转大流量应在发动机起动受控段进行。
李程杨永强徐浩海刘站国
关键词:液氧煤油发动机补燃循环起动数值仿真
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点火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点火装置,该装置包括燃气发生器点火路和推力室点火路,两路连接处为三通式结构,一路通燃气发生器,一路通推力室点火路,另一路通点火剂供应路,在点火剂供应路上设置调节器和点火器,在点火器内...
李斌刘站国张小平徐浩海马红宇蔡会让李春红杨永强王海燕马冬英龙辉
氦气驱动预压涡轮泵启动初期反流问题分析
2022年
用于某液体火箭发动启动动系统的气驱预压涡轮泵在起动初期出现了气体反流,导致预压泵呈夹气状态,对发动启动动过程控制不利。根据驱动试验系统原理,在MWorks平台中对驱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对预压泵采用了Suter全特性表达式,对涡轮管路及排放路分别建立了描述排空与两相流动过程的简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导致反流的原因为涡轮入口及出口管路存在液相积存条件下,氦气驱动排空过程中导致气液两相流动状态下压降升高,使氦气通过结构间隙大量进入泵端。可通过调整结构间隙、减小排放路流阻等措施来降低反流对启动过程的影响。
史子鹏杨永强吕顺进王飞李程
关键词:反流仿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