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田
  • 1篇有利区带
  • 1篇有利区带预测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剩余油分布规...
  • 1篇区带
  • 1篇挖潜
  • 1篇微构造
  • 1篇微相
  • 1篇扶余油田
  • 1篇白垩系
  • 1篇沉积微相

机构

  • 2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2篇杨远峰
  • 1篇杨勇
  • 1篇汪孝敬
  • 1篇李维锋
  • 1篇杨卓伟
  • 1篇李大飞
  • 1篇邹阳

传媒

  • 1篇当代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曲流河三角洲存在的证据与沉积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为理清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油田白垩系砂体成因特征,指导油气田开发。在高密度井网条件下,利用岩心、岩石薄片、分析化验、古生物、测井等综合资料,研究储层砂体的粒度、结构、成分及砂体平面展布规律。结果表明:白垩系下统巴列姆组储层主要是细砂岩及粉-细砂岩;具有小型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高。西北部三角洲平原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及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砂体整体呈朵状展布,具有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可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浅湖4种亚相以及水上分支河道、水下分支河道、浅湖砂坝等10个微相,并分析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形态;其中巴列姆二段时期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在工区中西部,巴列姆一段时期工区整体演变为前三角洲——浅湖亚相,为一典型的退积式三角洲;该研究结果为肯基亚克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邹阳汪孝敬李维锋韦盼云高立群杨卓伟杨远峰李大飞
关键词:白垩系
扶余油田泉四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有利区带预测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地质研究现状及不足,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化验分析资料,以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岩石学为指导,首先开展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预测了有利挖潜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可划分为13个小层,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总体上属于中孔-中渗性储层。沉积微相展布及储层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泉四段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正向微构造,断阶及河道侧翼等区域剩余油潜力较大,I类潜力区是下一步挖潜工作的重点区域。
杨远峰邓南涛杨勇贺永红梁卫卫孙德瑞
关键词:扶余油田微构造沉积微相剩余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