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进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生态位
  • 2篇群落
  • 2篇种间
  • 2篇种间关系
  • 2篇物种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样地
  • 1篇杂木林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生态位宽度
  • 1篇生态位特征
  • 1篇生态位重叠
  • 1篇区系
  • 1篇区系研究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数量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5篇王进
  • 3篇叶永忠
  • 2篇张旭
  • 2篇冯佳伟
  • 1篇袁志良
  • 1篇陈云
  • 1篇韦博良
  • 1篇殷卫抗
  • 1篇贾宏汝
  • 1篇牛帅
  • 1篇郭磊
  • 1篇王亚平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河南省焦作市太行山区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2015年
对河南省焦作市太行山区植物物种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结果表明,本区共有维管植物1 874种(含变种、亚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54属、160种,裸子植物5科、6属、10种,被子植物125科、656属、1 704种;本区植物涵盖15个分布区类型,科的区系类型以世界成分和热带成分为主,属、种的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科、属、种的R/T值分别为1.35、0.37、0.16;区系起源古老,存在较多的珍稀濒危植物;本区植物的区系地理性质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最相似,且5个地区的R/T值符合植物地理分布规律。该区所呈现出的区系特点,与该地成陆历史悠久,地貌多样,且位于暖温带与温带的南北过渡地带有关。
赵利新王进冯佳伟张旭郭磊叶永忠
关键词:植物区系维管植物
宝天曼杂木林样地的物种组成及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7
2014年
为研究宝天曼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物种分布规律,取1hm2宝天曼杂木林作为试验样地。对样地的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1cm的木本植物共有31科57属95种,计2 323株;属的温带区系成分占总种数的81.05%,热带区系成分占17.89%;木本植物整体径级结构呈明显的倒"J"型,4种优势植物中绝对优势种锐齿槲栎呈"双峰"型,说明群落总体结构稳定、更新良好;锐齿槲栎整体上聚集分布不明显,水榆花楸聚集分布明显,三桠乌药和青楷槭呈一定程度的聚集分布。宝天曼杂木林样地的物种组成较为丰富、群落比较成熟,符合南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的植被特征。
王亚平韦博良殷卫抗陈云王进叶永忠
关键词:宝天曼杂木林物种组成群落结构
太行山区物种生态位特征以及种间相关性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对河南省焦作市太行山1 hm^2样地内的优势物种进行生态位宽度指数(B(sw)i)、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Cih)、生态位重叠指数(Lih和Lhi)等定量分析,并用点格局做种间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样地内优势物种生态位宽度的排序为:栓皮栎>刺槐>油松>黄栌>连翘>牡荆>扁担杆,生态位宽度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植物本身生物生态学特性决定的。(2)样地内各优势物种种对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值较高,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低。群落中生活习性相似的物种,具较高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3)样地内优势物种间存在负相关性的种对共32对,有6对物种的种间负相关尺度相加超过10 m,说明该群落优势物种在生长过程中存在某种竞争。(4)生态位重叠并不能反映种间竞争,点格局的分析方法弥补了生态位对于种间关系研究的不全面性,较全面地反映了群落中优势物种的种间关系。
王进冯佳伟牛帅赵利新叶永忠
关键词:生态位种间关系
太行山南麓主要木本物种点格局及生态位特征分析
种群生态学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方向。生态位理论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常用于研究物种在群落及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综合地位和状况。点格局分析法是种群生态学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研究不同尺度下植物种群的分布特点以及种间相...
王进
关键词:木本植物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种间关系
文献传递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被引量:7
2015年
设置25个20 m×20 m样地,用多元回归树(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s,MRT)方法对小秦岭森林群落进行分类,采用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CA)、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方法对小秦岭森林群落进行排序,并比较了4种排序方法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植物群落分类和命名原则,对25个样方进行多元回归树分类,本区植物群落可分为3类;样方除趋势对应分析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生境分布范围,较好地反映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类与排序结合起来分析群落特征效果更好.
韩军旺王进张旭贾宏汝袁志良
关键词:除趋势对应分析典范对应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