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宏
- 作品数:7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值:1978-2010被引量:46
- 2013年
- 水足迹是度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的工具,中国农业的水资源紧缺使计算从单一粮食作物到国家等不同层面的水足迹值的重要性凸显。文章基于彭曼公式对单种粮食作物绿水和蓝水水足迹值进行计算,介绍了省际范围、国内生产、国际贸易以及国内消费水足迹值的计算方法,测算了1978-2010年共33年内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和高粱等5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上述4种水足迹值。结果表明:33年间中国稻谷种植消费了48%的水足迹值,是水足迹消费量最大的粮食作物。相对于绿水更加稀缺的蓝水在此期间利用效率提高了40%,而中国国内生产粮食作物水足迹总量却不降反升,2010年比1978年增长了2.01%。中国是5种粮食作物的水足迹净进口国,并且对国外的水足迹依赖程度正在增大,进口粮食作物水足迹量在国内消费水足迹值中的占比从1978年的1.67%增加至2010年的9.06%。在进口的水足迹中,绿水足迹与蓝水足迹的比例为14.06,高于国内1.96的比例,表明其他国家将其相对丰富的雨水通过粮食贸易出口给中国,缓解了中国国内的水资源稀缺,提高了国际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对比水足迹与土地、人口和经济发展关系发现,33年间种植单位面积的粮食作物例如稻谷所需要的水足迹量降低了37.58%,人均水足迹量降低了13.54%,单位水足迹的经济产出提高了9.89%,而之所以水足迹的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没有带来水足迹总量的减少,主要原因由于5种粮食作物产量在其间增加了98.89%,粮食种植数量增加了水足迹总量。
- 田园宏诸大建王欢明臧漫丹
- 关键词:水足迹农业粮食作物
- 上海市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IPAT方程与完全分解法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基于IPAT方程运用完全分解法对上海市2000-2009年间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分析,探讨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等影响能源消费的三大关键因素在能源消费量波动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十年中上海市经济规模扩张的影响超出了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是能源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规模扩张的反弹效应抵消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减少的能源消费;今后追求适度经济规模,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是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压力的关键。
- 田园宏刘国平曹莉萍
- 关键词:IPAT方程能源消费
- 跨界水污染中的政策协同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2016年
- 跨界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需要运用有边界的行政手段来治理无边界的水污染。此前研究多以环境科学或地理科学视角,较少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探索如何打破行政边界来协同治理跨界水污染。文章借助治理视角提出了全新的研究思路:首先,构建流域污水治理评价体系。从污水治理绩效和污水排放收敛性两个维度分别考察污水治理效果。第二,评价省际政策协同对污水治理的影响。分别评价协同政策对污水治理绩效、污水排放收敛性的影响程度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第三,构建省际协同治理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核算机制。量化污染治理所需要的投入及产出的效益,并分析协同治理政策对上述投入与收益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特定流域未来的经济和环境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 田园宏
- 关键词:水污染协同治理
- 虚拟水与水足迹对比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虚拟水与水足迹将水资源研究从环境范畴拓展到了社会经济领域,是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工具,但是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虚拟水和水足迹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视角、计算方法和研究意义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作物生长和气候条件已知的条件下计算农产品生产消耗的水量,虚拟水比水足迹更简便;与虚拟水相比水足迹应用范围更广。对于虚拟水和水足迹的辨析,有利于正确运用两种工具进行深化研究,以方便其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 诸大建田园宏
- 关键词:虚拟水水足迹
- 大部制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污水治理策略选择被引量:10
- 2018年
- 地方是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因此大部制的实施虽然破解了污染治理功能分割的难题,却无法回避如何有效激发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尤其是跨界处污染治理的动力问题。本文基于公共选择相关理论剖析地方政府在污染治理中采用不同合作姿态、不同合作策略的动机,并以长三角地区的污水治理这一典型的污染治理难题为例,探讨在这一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内部及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合作治理的策略选择;指出在各省级行政区内部适合进行差异化的治理策略;但是在地区间需要通过经济手段来构建统一的协同治理管理平台。文章在回顾流域协同治理理论、流域协同治理中的成本-收益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的污水协同治理成本-收益核算体系。最后,文章构建了长三角污水治理目标模型,分别对地区间及地区内部各省级行政区域的治理进行了阐述。该模型能够为采取有效的治理策略提升该地区的污水治理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 田园宏丁进锋
- 关键词:大部制公共选择理论长三角
- 城市污水治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0
- 2017年
- 中国城市水污染长期得不到根本性逆转的现状促使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政策的有效性。水污染治理政策有效性的度量需要依托各种评价工具,污水治理绩效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文章首先辨析了已有的污水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在国内外不同研究地域、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维度存在的差异。考虑到环境绩效评价方法成熟,可持续性理论体系能够反映治理的愿景,文章随后将环境绩效评价与水污染治理绩效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城市污水治理绩效评价从中借鉴经验。最后,文章探讨了可持续性研究方法与城市污水治理绩效结合的可能性,并指出未来城市水污染治理绩效评价的三个细化研究方向。
- 田园宏王欢明
-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污水治理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