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盖峰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纳米
  • 2篇纳米线
  • 2篇光学
  • 2篇光学吸收
  • 1篇电池研究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法
  • 1篇太阳电池
  • 1篇全向
  • 1篇宽带
  • 1篇黑洞

机构

  • 2篇苏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篇盖峰
  • 1篇李孝峰
  • 1篇詹耀辉
  • 1篇张程

传媒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微/纳米线太阳电池新型陷光设计及机理研究
单根微/纳米线凭借尺寸小、集成度高、吸收能力强等优点,已经在发光二极管、热电器件和光伏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光伏领域,由于其独特的陷光特性和光电转换能力,单根微/纳米线利用更少的材料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光吸收和光电...
盖峰
关键词:太阳电池有限元法
基于光学黑洞的单纳米线太阳电池研究
2015年
为实现对太阳光的宽波段高效吸收,引入光学黑洞(optical black hole,OBH)概念,用有限元方法对单纳米线太阳电池(SNSCs)进行电磁仿真和结构设计。剖析了极化模式、OBH尺寸、核壳匹配、折射率阶梯分层等因素对OBH SNSCs的陷光和光学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以往介电常数匹配方式,利用折射率匹配设计可进一步提高OBH系统的光学吸收性能;借助微纳结构对光波的调控,可实现全向宽带高效吸收,从而将OBH应用于微纳光伏系统;进一步发现,可通过优化内核半径和外壳折射率分布来提高基于OBH的非晶硅(a-Si:H)SNSCs吸收效率,获得的光电流较传统无包层a-Si:H SNSCs提升约300%。
盖峰张程杨阵海詹耀辉李孝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