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邮电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体育
  • 3篇教师
  • 2篇大学生
  • 2篇少年
  • 2篇体育教师
  • 2篇青少年
  • 2篇竞技
  • 1篇大学生体育
  • 1篇电信
  • 1篇电子竞技
  • 1篇电子竞技产业
  • 1篇电子竞技体育
  • 1篇新课程标
  • 1篇新课程标准
  • 1篇学生体育
  • 1篇学生网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职业化
  • 1篇体育产业
  • 1篇体育产业化

机构

  • 7篇西安邮电学院
  • 3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西安邮电大学

作者

  • 8篇祝涛
  • 3篇刘丽丽
  • 1篇苗忠
  • 1篇唐黎

传媒

  • 3篇科技信息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西安邮电学院...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新世纪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理念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是教师获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和教育方式,为了适应新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确立专业化的教育理念。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为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
祝涛
关键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道路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电子竞技体育运动的产业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论:电子竞技体育可大力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子竞技体育运动尚处在发展阶段,政府的重视不够,竞赛市场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当务之急是引导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刘丽丽祝涛
关键词:电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电子竞技产业
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在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具备较好的体育态度,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已有深刻的认识,具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但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并不乐观。大学生体育行为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观因素是促使大学生体育行为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因素,客观条件则是间接因素。
祝涛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因素
青少年进行合理力量训练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力量训练方法不同,效果不同。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水平采用的方法也应该尽可能不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查阅、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了系统、细致的调查访问,发现:针对青少年不同生理特点、不同训练水平,有的放矢的力量训练,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祝涛杜昕
关键词:青少年
在提高我国教师健康状况中体育教师的作用研究
2010年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教师的健康健身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紧张的教学科研工作压力、体育保健意识差等因素是导致教师的健身状况差,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而体育教师充实的健身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对于指导教师健身锻炼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优势,所以本文认为,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业务技能与健身理论优势,对于改观我国教师的健康状况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祝涛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师
通信系电信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02年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且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调查运用问卷法,通过对学生的上网时间、动机、内容及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网络在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打下基础.
祝涛唐黎苗忠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竞技能力是由体能能力、技能能力、心理智力、战术能力等能力所组成,其中体能能力简称体能是其中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人们不断提高了体能能力对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对提高运动成绩所起重大作用的认识,从而在训练中更加重视体能能力的训练安排,并获得了较显著的训练效益。所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综合分析提高青少年体能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的训练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祝涛刘丽丽
关键词:竞技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与教学组织形式被引量:4
2008年
探索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的调整与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认为体育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调整为体育课程的建构者,由课堂教学的控制者调整为学生体育发展的指导者,由评定学生运动成绩的裁判,转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应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性、民主性、层次性、整合性的运用原则,且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将在不断完善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基础上,向多样化、个性化,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向发展.
刘丽丽祝涛
关键词:课程标准体育教师角色教学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