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导尿
  • 1篇导尿管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感染
  • 1篇医疗失效模式...
  • 1篇造瘘
  • 1篇软管
  • 1篇失效模式与效...
  • 1篇双腔
  • 1篇双腔导尿管
  • 1篇水袋
  • 1篇通孔

机构

  • 4篇深圳市龙岗区...

作者

  • 4篇胡蓉
  • 1篇杨小兰
  • 1篇梁丹清
  • 1篇陈瑞玲
  • 1篇曹巧玲
  • 1篇王瑞华
  • 1篇刘海霞
  • 1篇蔡洁贞
  • 1篇黄星华

传媒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干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干预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和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儿科在2015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100例,采用乱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发热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在患儿出院时调查并比较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发热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临床护理路径可更有效的提升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且可有效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杨艳梅胡蓉黄伟强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
造瘘灌肠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造瘘灌肠设备,包括水袋,所述水袋的下方连接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
林翠虹杨小兰胡蓉
一种导尿管的球囊阀门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尿管的球囊阀门及使用方法,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双腔导尿管和球囊阀门壳体,所述双腔导尿管上固设有固定球囊,所述球囊阀门壳体内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底部内壁和顶部内壁分别开设有注水口和出水口。本...
陈浩栋黄星华李星智胡蓉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生儿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降低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中心静脉感染发病率的措施。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中心静脉插管、维护及移除等关键环节,实施包括再教育、实践改善、审核和结果评估的干预方案。结果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鉴别出五个有助于中心静脉感染的常见失效模式,包括污染物、次优的医疗环境、文件的失误、敷料完整性的评估、设备问题、理论知识的缺乏。在实施了适当的干预方案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每1000人/天中心静脉感染发生率由2.6降低至0.8。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减少新生儿中心静脉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质量改进和完善。
刘海霞蔡洁贞陈瑞玲胡蓉梁丹清王瑞华曹巧玲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