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强
  • 1篇照射
  • 1篇施源器
  • 1篇外照射
  • 1篇放疗
  • 1篇摆位
  • 1篇摆位误差

机构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作者

  • 1篇汪莹
  • 1篇洪卫
  • 1篇郎锦义
  • 1篇冉立
  • 1篇常建英
  • 1篇胡银祥
  • 1篇卢冰
  • 1篇甘家应
  • 1篇陈征

传媒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用锥形束CT技术测量三维后装与外照射调强融合放疗中施源器位置及外照射摆位误差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测量施源器位置及外照射摆位的误差,评估自行设计的后装CT定位治疗床对施源器的固定效果;确定外照射调强治疗靶区外放产生计划靶区(PTV)的间距。方法:接受三维后装与外照射调强融合放疗的患者50人次,每位患者在每次布放施源器前均采用热塑成型膜固定在自行设计的后装CT定位治疗床上,而后植入并固定施源器,作定位螺旋CT扫描。在每次治疗前进行锥形束CT扫描获取三维CT图像,将此图像和计划设计所用的螺旋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施源器位置及外照射摆位误差的数值。误差由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的平移分量和围绕3个轴线的旋转角度分量(Rx、Ry、Rz)构成。统计分析误差数据,用二参数法计算产生计划靶区的间距。结果:灰度配准的平移误差为X(0.18±0.15)cm、Y(0.22±0.12)cm、Z(0.17±0.13)cm,旋转角度误差为RX(1.71°±1.09°)、RY(1.31°±1.04°)、RZ(0.73°±0.44°);施源器作为配准标志手动配准的平移误差为X(0.11±0.09)cm、Y(0.12±0.05)cm、Z(0.16±0.10)cm,旋转角度误差为RX(0.51°±0.16°)、RY(0.15°±0.08°)、RZ(0.23°±0.21°);计划靶区的X、Y、Z外放间距分别为0.47、0.58、0.43cm。结论:应用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测量自行设计的后装定位治疗床对施源器的固定摆位误差,确定产生计划靶区所需的外放间距能有效地保证三维后装放疗的精确实施;
洪卫汪莹陈征甘家应胡银祥常建英冉立卢冰郎锦义
关键词:摆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