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柳斌

作品数:2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理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教学
  • 5篇相转移
  • 5篇催化
  • 4篇相转移催化
  • 3篇药物
  • 3篇药物化学
  • 3篇药学
  • 3篇药学专业
  • 3篇溶剂
  • 3篇三萜
  • 3篇微波辐射
  • 3篇无溶剂
  • 3篇活性
  • 2篇大茴香腈
  • 2篇溶剂法
  • 2篇肿瘤
  • 2篇乌索酸
  • 2篇无溶剂法
  • 2篇相转移催化合...
  • 2篇相转移催化剂

机构

  • 10篇右江民族医学...
  • 9篇广西科技大学
  • 4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20篇韦柳斌
  • 8篇黄祖良
  • 7篇韦国锋
  • 7篇廖娜
  • 6篇陆海峰
  • 5篇程金生
  • 4篇刘红星
  • 4篇黄初升
  • 3篇冯艺萍
  • 3篇石灵高
  • 2篇黄初冬
  • 2篇黄锁义
  • 2篇李振中
  • 2篇马思远
  • 2篇陆倩
  • 1篇伍善广
  • 1篇黄徽
  • 1篇李琳
  • 1篇唐西
  • 1篇杨联敏

传媒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化学世界
  • 2篇精细化工
  • 2篇化工技术与开...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化学试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教育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院化学课程开设设计性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5
2008年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创新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1世纪的中国教育,对培养具有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评估指标“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项,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了明确规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效果好”(A级)。教育部高教司刘凤秦副司长在北京地区高校教学实验室评估工作阶段总结会上讲话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保留少量必开的经典验证性实验,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就给我们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黄祖良程金生韦国锋韦柳斌陆海峰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教学
微波辐射及聚乙二醇-600催化条件下无溶剂法制备柠檬腈被引量:2
2008年
以柠檬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600催化作用下,由SiO2/Na2CO3-NaOH混合碱促进的无溶剂一步法直接制备柠檬腈。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n(柠檬醛)∶n(盐酸羟胺)=1∶(1.6~1.8);对应每mmol柠檬醛,SiO2的用量为0.20~0.25 g;催化剂为m(PEG-600)/m(柠檬醛)=0.08,磨细后用功率为520W的微波辐射,反应4 min。在此条件下,从柠檬醛制备柠檬腈的平均产率达90.7%。
黄祖良陆海峰韦国锋黄徽韦柳斌
关键词:柠檬腈无溶剂微波辐射
山梨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探究山梨猕猴桃Actinidia rufa根的化学成分。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法、薄层色谱硅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2α,3β,19α,23,24-五羟基乌苏-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α,3α,19α,24-四羟基乌苏-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2)、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α,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4)、2α,3α,23,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5)、2α,3β,23,24-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6)、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7)、2α,3β,23-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8)、2α,3α,24-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9),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4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VO3和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具有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在10.99~16.41μmol·L^(-1)),而化合物3,4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 La具有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5.53,13.07μmol·L^(-1)。
黄初升马思远刘红星陆倩石灵高廖娜韦柳斌
关键词:猕猴桃属三萜抗肿瘤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的体会被引量:1
2007年
韦柳斌黄锁义黄上峰
关键词:药学教育物理化学教学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为猕猴桃根猕猴桃属植物,我国特有的猕猴桃品种。其根又称为藤梨根,包含甾体、黄酮、萜类等多种物质,其活性成分主要为三萜、多糖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研究表明,中华猕猴桃根具有抗病毒、抗炎、抗癌的作用,治疗肿瘤效果显著,并在民间中广为使用,该文对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阐述。
马思远黄初升刘红星韦柳斌
关键词:抗肿瘤三萜类多糖
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合成香茅腈被引量:4
2008年
以香茅醛为原料,在微波辐射及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一600催化作用下由SiO:/Na。CO。一NaOH混合碱促进的无溶剂一步法直接制备香茅腈。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是:香茅醛与盐酸羟胺摩尔比1:1.4~1:1.6;对应每mmol香茅醛,SiO2的用量为0.25~0.30g;催化剂为PEG-600和Na2CO3-NaOH(7:3,n/n),彻底研磨后用微波辐射功率为730W,反应时间为4~5min,制备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从香茅醛制备香茅腈的平均得率达85.05%。
黄祖良陆海峰韦国锋韦柳斌黄徽程金生
关键词:无溶剂微波辐射相转移催化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4-(N-异丙氨基)-苯甲酸的研究
2009年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对4-(N-异丙氨基)-苯甲酸进行了合成,具体的合成条件为:相转移催化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用量为m(HDTMA)∶m(2-溴丙烷)=0.04~0.06。反应温度为60-62℃,加热回流4 h直至下层的2-溴丙烷基本消失,冷却,得白色固体,产率为71.1%。
黄祖良韦柳斌韦国锋程金生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剂对氨基苯甲酸烷基化反应
乙醇提取龙眼核中总黄酮及鉴别(英文)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为充分利用龙眼核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龙眼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龙眼核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1.634mg/ml,回收率为99.65%,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龙眼核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黄锁义唐玉莲黎海妮韦柳斌李琳
关键词:乙醇提取龙眼核总黄酮
药学专业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波谱解析课程是利用波谱手段解析化合物结构的一门课程,是药学专业较难学的课程之一。该门课程与仪器分析、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相互渗透及融合,其课程教学在培养医药人才的应用技能及创新能力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与总结,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韦柳斌石灵高廖娜张艺
关键词:波谱解析教学方法
加强过程管理对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5年
药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药物化学实验效果与实验内容的实用性、教师的教学态度、学生的重视程度、实验室教学准备、实验过程监控管理、实验报告书写与批改、产品回收与利用等因素紧密相关,加强实验前、中、后各阶段的过程管理,优化实验流程,改进实验服务,规范实验操作,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药物化学的角度去分析、使用、贮存与保管药物,可有效促进其建立药品的质量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及临床用药思维,更好地实现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实验效果。
冯艺萍黄初冬廖娜韦柳斌
关键词:过程管理药物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