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丹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医药卫生语言文字建筑科学更多>>
- 调节点特质、旅游地感知价值与冲动性旅游被引量:6
- 2018年
- 基于心理学的调节点理论,通过引入潜在旅游者个性特质因子"调节点特质"作为自变量,引入情感因子"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构建"潜在旅游者调节点特质-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对冲动性旅游行为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潜在旅游者促进调节点特质对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较高,而防御型调节点特质与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没有相关性;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价值在冲动性旅游中充当着重要的情感中介作用,即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价值越高,越能引起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意愿是最终影响冲动性旅游行为的因素,即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感知价值并不能直接引起冲动性旅游行为。上述结论对于旅游企业通过外界刺激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冲动,提高其"个人冲动性指数",开发"冲动性旅游市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时朋飞熊元斌吕丹
- 荆楚文化与湖北旅游营销之我见
- 2014年
- 文化与旅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营销工具。湖北是荆楚文化发源地,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充分挖掘和利用荆楚文化的"精、气、神"来发展湖北旅游,不仅可以科学准确定位湖北旅游形象,成功打造湖北旅游品牌,而且对引爆湖北旅游营销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熊元斌吕丹黎旭梅
- 关键词:荆楚文化湖北旅游营销
- 旅游地品牌认同与旅游者忠诚关系的实证研究框架建构被引量:4
- 2014年
- 构建强烈的旅游者——旅游地品牌关系对于旅游目的地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旅游学和营销学领域相关文献,将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归类论引入旅游目的地研究中,提出了旅游地品牌认同这一概念,明晰了其概念内涵与结构维度,并对旅游地品牌认同与旅游目的地品牌满意、信任和忠诚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最终构建出一个实证研究框架,这为旅游者—旅游地关系、旅游地品牌忠诚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启示。
- 熊元斌吕丹
- 关键词:旅游者忠诚社会认同理论
- 从语言政策看德语的未来
- 吕丹
- 关键词:语言政策欧盟德语
- 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与营销效应: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被引量:6
- 2015年
- 构建强烈的消费者——品牌关系对于企业和品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品牌依恋正是品牌关系的核心,也是强势品牌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文章系统梳理了心理学和营销学领域相关文献,对品牌依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首先,从心理学角度阐释了品牌依恋研究的起源,明晰了其概念内涵与结构维度;随后,基于消费者个体层面和消费者与品牌互动关系层面对品牌依恋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总结了品牌依恋的两种营销效应;最后,文章从品牌依恋的影响因素、基础理论、形成机制、营销效应等方面,构建出一个整合模型,为品牌关系和品牌忠诚研究尤其是推进心理学和营销学理论的交叉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启示。
- 熊元斌吕丹
- 关键词:品牌依恋营销效应
- 调节点特质、旅游地感知价值与冲动性旅游行为关系研究
- 基于心理学上的调节点理论,引入潜在旅游者个性特质因子"调节点特质"作为自变量,引入情感因子"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构建了"潜在旅游者调节点特质—旅游目的地感知价值—冲动性旅游意愿—冲动性旅游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 时朋飞熊元斌李文杰陈婷婷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