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远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六朝《异物志》与文学被引量:8
- 2012年
-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文学性得到加强。
- 唐志远
- 关键词:六朝文学咏物赋
- 《毛诗故训传》阐释系统述论——以《国风》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毛诗故训传》是诗经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从名物、伦理、礼仪、政治、历史、文学诸角度来全面考察,《毛诗故训传》的名物阐释和礼仪阐释实事求是,价值最大,而其伦理阐释和政治阐释失于宽泛,不免牵强附会,其历史阐释和文学阐释为数不多,往往言必有据。
- 唐志远黄世俐
- 关键词:阐释学
- 唐诗女性题材中的镜子意象解读新探被引量:3
- 2021年
- 唐代铜镜作为物品受到考古、艺术等领域的关注,而唐诗范围中的镜子研究则有待深入开拓。唐诗的女性题材是指以女性为文本核心的一类诗歌,它超越了闺怨诗的范畴。镜子是该题材中一个典型的闺中意象,发挥着观念世界中物品的作用。在文本中它还具有特殊的功能:照镜动作聚焦于物与人的关系,情节事件亦离不开镜子的见证与暗示。这一类女性题材诗歌从意象到意境的建构环节中存在进一步挖掘分析的可能,物品使用与女性空间构建、照镜动作中的“肯定”与缺席、情节见证与社会文化的反映,这三个微小维度的讨论或许能够帮助搭建一条有效的诗歌解读路径。
- 刘万磊唐志远
- 关键词:镜子唐诗女性题材意象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二元对立思维考论
- 学界对屈原的生平思想多有研究,在现有的文献基础上,几乎发挥无余意,偏独对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关注较少。田耕滋先生《从思维方式看屈原悲剧的人性深度》对此稍有论列,然其认为屈原的生命精神是"个体与社会绝对统一的绝对集体主义,具有...
- 唐志远
- 文献传递
-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远绍旁搜,从自然论、才性论和玄学人生观三个方面,对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此信集中体现了嵇康的玄学思想和人生观,可与他的其他著作相互印证。
- 唐志远邹茜鸶
- 关键词:自然论才性论
- 六朝荆湘地记与文学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在考察六朝荆湘地记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荆湘地记与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认为以荆湘地记为代表的六朝地志既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又有动人的小说故事,氤氲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值得称道的,也理应获得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 唐志远陈松青
- 关键词:六朝文学
- 《庄子》中“气”的思想新探被引量:1
- 2019年
- 《庄子》一书对"气"的概念进行了讨论,这是对《老子》"道是万物本原"理论的重要发展。"气"这一概念并非《庄子》独创,它本身的内涵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在复杂的社会思想背景下被《庄子》所吸收、阐释。在《庄子》一书中,"气"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完全等同于与其他先秦古籍中的"气"。《庄子》的"气"极大丰富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为道家学说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 金成玮唐志远
- 关键词:《庄子》《老子》
-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论鲍照赋的创新精神
- 2019年
- 鲍照之所以能在六朝文坛上崛起而为一代雄杰,与他在文学上的“新变”亦即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取材、构思还是命笔,鲍照都力图避熟就生,“钩深索异,不欲犹人”,故其所成就往往“独成亮节,自得于己”,而这些都与鲍照兀傲骨鲠、慷慨不平的个性以及“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际遇息息相关。
- 唐志远
- 关键词: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