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祎周
-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新兴磁共振成像技术-VBM的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患者脑结构变化研究进展
- 2024年
- 认知障碍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常见的认知障碍相关疾病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帕金森病性痴呆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关认知障碍等。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技术(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是一种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准确分析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变化情况。AD的VBM表现为内侧颞叶、海马及丘脑等部位脑灰质萎缩,MCI的VBM表现为内侧颞叶结构及颞叶和额叶灰质体积减少,VaD的VBM表现为右侧海马、双侧丘脑、中央后回等脑区灰质容积减小。帕金森病性痴呆的VBM表现为双侧楔前叶和后扣带回皮层的灰质减少,T2DM相关认知障碍的VBM表现为脑组织皮层下灰质核团未见明显萎缩。
- 关莹李勇昊唐祎周唐祎周李季王璐李季王璐王璐于国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技术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
- 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IRE1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IRE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组)、疏波组;每组又分为8 h、3 d、7 d三个时相点。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观察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内IRE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及对照组TUNEL染色典型变化为凋亡细胞胞质浓缩,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呈斑块状聚集于核膜周围。相比对照组,疏波组细胞凋亡程度较轻。脊髓损伤后,IRE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甲基强的松龙及电针干预后,各时相点两组IRE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疏波组IRE1蛋白表达上调明显(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IRE1的表达来降低脊髓损伤后继发性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电针作用机制之一。
- 唐祎周孙忠人张翀
-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
- “培元通腑法”针药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卒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脑肠肽、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培元通腑法”针药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肠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痰热腑实型中风病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卒中的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培元通腑汤口服联合培元通腑针法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痰热腑实证”中医症状积分、NIHSS和SS-QOL量表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肠肽水平和粪便中的肠道菌群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燥屎不行、脘腹胀满、口气臭秽等中医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93.62%,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72%,31/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5)。NIHSS评分、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和粪便中的大肠杆菌、肠球菌计数,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S-QOL评分、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计数,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通腑法”针药结合治疗痰热腑实型卒中,能够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痰热腑实的临床表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恢复,该治疗作用与机体脑肠肽分泌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相关。
- 唐祎周许文婷关莹关莹唐一鹤朱路文
- 关键词:痰热腑实证脑肠肽肠道菌群
- 探讨中医针药“脑肠同调”论治中风病被引量:3
- 2023年
- 肠道微生物群是西医学的重大创新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对急、慢性疾病的影响进行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研究,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近几年的研究证实,肠道微生物群与神经系统之间关联密切,特别是大脑和肠道之间的双向沟通会影响一些急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结果,及“肠脑同调”理论。运用“脑肠同调”指导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基于“肠道微生物群-脑轴”在中风(脑卒中)中的病理生理学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中医针灸辨证论治中风。
- 宋琦唐强唐强唐祎周唐祎周朱路文
- 关键词:中风病中医辨证论治
- 齐刺电针程氏运感穴区改善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BDNF、PDGF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通过齐刺电针程氏运感穴区,观察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诊治的中风病后遗症患者60例,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患侧肢体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齐刺电针程氏运感穴区及患侧肢体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时间为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PDGF、BDNF水平检测,并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量表(FMA)、Barthel(ADL)指数评分以及总有效率变化。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1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FMA、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DNF、PDG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BDNF、PD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电针程氏运感穴区改善了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且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显著提升,并可促进BDNF、PDGF的分泌,具有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 唐祎周刘玥唐一鹤教传旭张翀程为平
- 关键词:齐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制剂由土鳖虫、急性子、鹿衔草、山慈菇、松针、穿心莲、猪苓、茯苓、苦参、石菖蒲、甘草组成。本发明的中药组方以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清热散瘀为纲,对痛风急性发...
- 侯立强唐祎周
- 文献传递
- 夹脊电针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疗法,包括常规药物、常规针刺、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夹脊电针治疗。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运用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的人体主要运动肌群肌张力评定量表(MAS)、改良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痉挛情况、肌张力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并做组内组间比较,疗程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CSI、MAS、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1)。结论:常规疗法能明显减轻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肌张力,缓解痉挛,改善生活活动能力,加用夹脊电针疗效更佳。
- 唐祎周张翀教传旭唐一鹤刘双岭刘双岭
- 关键词:脊髓损伤痉挛夹脊穴电针针刺疗法
- 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
- 2021年
- 肌痉挛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产生痉挛后可严重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目前单一治疗手段对痉挛的疗效往往不够理想,而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尤其是中西医结合疗法来治疗肌痉挛在临床诊疗中较受推崇。本文对脊髓损伤后疼痛及痉挛的发病机制进行回顾及整理,为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寻求相应的理论依据。
- 唐祎周刘双岭刘双岭教传旭
- 关键词:脊髓损伤痉挛中西医
- 针药联合治疗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方案对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信封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r量表评分及血脂情况,并计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r量表评分及血脂情况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r量表方面评分和血脂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在减轻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改善血脂情况。
- 教传旭桑博文唐祎周王杰
- 关键词:针药联合卒中肢体功能
- 头穴艾灸联合跑台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氧化应激的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观察头穴艾灸联合跑台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康组和灸康组,每组10只。后三组采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法制备VaD模型大鼠。造模后6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从造模大鼠中筛选出明显认知障碍大鼠每组8只,假手术组随机挑选8只。针康组予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灸康组予头穴艾灸结合跑台训练,共4周。干预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还原酶(GSH-Px)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 <0.001),SOD、GSH、GSH-Px水平显著下降,MDA水平显著增加(P <0.001);针康组和灸康组实验第3天起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 <0.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 <0.001);SOD、GSH、GSH-Px水平显著增高,MDA水平显著下降(P <0.001),且灸康组显著优于针康组(P <0.001)。结论 与针康法相比,头穴艾灸结合跑台训练可进一步降低VaD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
- 关莹于国强唐祎周唐祎周李季王璐李季王璐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跑台训练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