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欢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采煤塌陷对毛乌素沙地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根际环境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毛乌素沙地油蒿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3 a内塌陷对油蒿根际土壤主要肥力指标(理化性质、根际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开采区相比,采煤塌陷区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下降,根际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p H值、电导率显著增大。塌陷区表层0~20 cm细菌、放线菌数量下降,真菌数量增加;20~40 cm、40~60 cm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较未开采区有所增加。塌陷1~3 a区域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显著高于未开采区(P<0.05);塌陷2 a、3 a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未开采区,深层土壤蔗糖酶活性高于未开采区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塌陷3 a时土壤速效磷、碱解氮、表层细菌数量、脲酶、蔗糖酶等指标与未开采区无显著差异,而其他指标仍未恢复到未开采前状态。植物根际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但是恢复到未开采状态下仍需要较长时间。
- 张延旭毕银丽王志刚裘浪孙欢蔡云
-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采煤塌陷油蒿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
- 接种AM真菌对西北马铃薯生长和土壤改良的效应被引量:4
- 2018年
- 为提高西北黄绵土区耕地农作物产量及品质,以西北地区典型农作物马铃薯为研究对象,设置接菌、施肥、对照3组处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马铃薯品质提升和黄绵土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马铃薯根系的侵染能力,显著提高根际土壤有效磷浓度,改善土壤电导率。接种AM真菌提高了马铃薯地上部生物量,增加了侧根数量,降低了根冠比。接菌处理比对照增产14.02%,比施肥处理减产11.65%。接菌提高了马铃薯单个块茎的平均质量,分别比对照和施肥处理显著提高25.96%和30.79%。接种AM真菌促进马铃薯块茎增大,其直径大于8 cm的马铃薯数量分别比对照和施肥处理多16.7、5.3百分点。同时,AM真菌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块茎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粗纤维浓度,对维生素C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接种AM真菌促进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提升,提高黄绵土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为AM真菌菌剂应用于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 毕银丽蔡云刘生全文智郑娇龙孙欢龚云丽胡晶晶郭楠
- 关键词:马铃薯品相营养成分黄绵土
- 接种菌根真菌对模拟开采伤根植物的修复效应被引量:13
- 2017年
- 为揭示接种菌根真菌对采煤沉陷引起植物根系拉伤的修复作用,模拟矿区植物垂直方向上拉伤根系,采用三室分根装置以玉米为宿主植物,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真菌)研究其对植物受损根系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能缓解因伤根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1/3伤根时接菌玉米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比未接菌显著提高43.8%和17.6%。2/3伤根时,接菌的玉米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大于未接菌,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最大伤根程度时菌根室中AM真菌的侵染率和菌丝密度分别为71.1%和4.82 m/g,仍能与玉米形成稳定的互惠共生关系。接菌促进受损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伤根1/3时,接菌玉米地上部中N,P,K,Ca和Mg含量分别比未接菌显著增加1.55,0.43,5.23,2.81和0.28 mg/g,接菌分别比未接菌的玉米根系中N,P,K,Ca和Mg含量显著增加1.32,0.73,5.0,6.45和0.69 mg/g,且能恢复到未伤根时玉米的矿质元素含量水平。接菌能降低伤根对玉米根系内源激素产生的不利影响。伤根1/3时菌根室接菌玉米根系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细胞分裂素(CTK)含量显著提高,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降低,且达到未伤根时内源激素含量水平。伤根2/3时菌根室和根室中接菌根系的GA和CTK含量可以恢复到1/3伤根时根系中该激素含量水平。AM真菌的侵染率与菌丝密度与根系中GA和CTK含量显著相关,与IAA和ABA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接种菌根缓解了伤根对植物的生理生化不利影响。
- 毕银丽孙金华张健宋子恒蔡云孙欢
- 关键词:菌根真菌内源激素水平植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