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富贵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营市国土资源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养分
  • 1篇有机质
  • 1篇图件
  • 1篇土地利用规划
  • 1篇土地用途分区...
  • 1篇土地资源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养分
  • 1篇土资源
  • 1篇破解
  • 1篇拓扑
  • 1篇拓扑关系

机构

  • 6篇东营市国土资...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交通运输部
  • 1篇交通运输部天...
  • 1篇山东汇邦渤海...

作者

  • 6篇宋富贵
  • 1篇于彩虹
  • 1篇张新花
  • 1篇陈林
  • 1篇刘彦祥
  • 1篇张丛志
  • 1篇徐倩
  • 1篇齐卉青
  • 1篇樊智
  • 1篇袁峥
  • 1篇于冠营
  • 1篇张华杰
  • 1篇张艳秀

传媒

  • 2篇山东国土资源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技与企业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利用MapGIS进行市级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绘制的探讨
本文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实例,分析了利用MapGIS绘制规划图件的具体步骤;同时从图件绘制的操作技术上给出了通过扫描并矢量化地图、图层划分、属性编辑、区域填充以及图形输出的一些工作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应用...
刘彦祥宋富贵
关键词:MAPGIS土地利用规划图件拓扑关系
文献传递
东营市破解土地制约发展瓶颈探析被引量:4
2012年
土地作为开发建设的载体,在保证农产品供给,提供经济发展支撑,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中不可替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瓶颈"效应日益显现。东营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外延扩展,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探索了一条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瓶颈的新路子。
宋富贵徐倩张艳秀张新花
关键词:国土资源土地利用
东营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通过分析东营市土地资源的特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土地后备资源的潜力,研究了东营市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提出了实现东营市耕地总量平衡的措施。
于冠营樊智齐卉青宋富贵袁峥
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盐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密度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本研究以东营市河口区新户土地开发项目二期为研究区,运用经典统计法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养分以及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质进行研究,并对不同采样密度下有机质的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用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检验不同密度下的插值精度,以确定盐碱地有机质的合理取样密度。结果表明,研究区速效钾的变异系数为18.4%,属于低等程度的变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变异系数在57.4%~76.9%之间,属中等程度变异。研究区的各种土壤属性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机质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有关,而碱解氮、速效磷、土壤全盐的空间变异性与耕作方式及农业生产中施肥等有关。随着采样点密度的增加,克里格插值精度提高,适当减小样点密度可以满足插值分析的需要,充分考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评价的精度分析,确定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合理取样数为111个,合理取样单元为48 hm^2,合理取样间距为692 m。
张华杰陈为峰宋富贵李晓周虎
关键词:盐碱地地统计学
加快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单独立法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的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只是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者城市规划的一项规划内容存在,而没有上升到法令的高度,这样就导致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有效监管性大打折扣。本文即从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法权基础、法律依据、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基本定位等方面对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单独立法作了初步的探讨和构想。
刘彦祥宋富贵
不同改良材料对黄河三角洲耕层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为提高黄河三角洲滨海低产田耕层有机质含量,探究施用不同材料对研究区域土壤改良效果,设置WM(木本泥炭+腐熟秸秆)、BS(生物炭+腐熟秸秆)、OS(有机肥+腐熟秸秆)、S(腐熟秸秆)、CK(常规施肥)5种不同类型改良材料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改良材料用量均为30 t hm^-2,腐熟秸秆用量为14 t hm^-2。经过两茬玉米种植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泥炭材料+腐熟秸秆处理的Chao1、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各处理中土壤细菌类群主要有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其合计量的相对丰度在5种处理WM、BS、OS、S、CK中分别为26%、16%、15%、15%、9%。在5种处理中相对占比较高的六种优势菌属为Exiguobacterium(微小杆菌属)、Citrobacter(柠檬酸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杆菌属)、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属)、Kaistobacter、Pontibacter。冗余分析发现与有机质、可溶性有机碳等指标相关性最好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微生物在腐熟秸秆处理中OTU指数最高。在施加不同改良材料处理中,木本泥炭材料+腐熟秸秆提高碱解氮、有机质含量效果显著,有机肥+腐熟秸秆处理提高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效果显著。
于彩虹杜闫彬鞠正山张华斌宋富贵刘新艳刘志全陈林张丛志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