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宇航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勘探
  • 1篇震波
  • 1篇中国大陆科学...
  • 1篇深部
  • 1篇深部构造
  • 1篇勘探
  • 1篇大陆科学钻探

机构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1篇吴永新
  • 1篇杨正华
  • 1篇朱光明
  • 1篇张宇航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井区深部构造地震波反射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井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的东海县境内。井区地震勘探是钻探综合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数字地震仪和三分量数字检波器,对line 1线剖面进行了测量。依据地震勘探成果和CCSD岩心资料,通过对该地震剖面深部构造反射特征的详细分析,发现该区深部反射构造具有明显的三单元层结构。第一单元层,约在11 km内,出现6个强反射带,产状基本一致,倾向SE,倾角28°。岩心资料和VSP勘探资料证实前4个反射带主要是榴辉岩带和韧性剪切带的反射,榴辉岩带与片麻岩成不规则层状相间分布。第二单元层,约在11~30 km,有4个比较清楚的反射带,反射弱,连续性差,带内分布有不规则的弱反射。其产状也基本一致,倾角很小,比较平缓,由浅到深,倾向逐渐变为NW,它与第一单元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第三单元层,约在30 km以下深度,其顶部出现了比较强的反射带,连续性较好,产状较平缓,倾向NW;而在顶部反射带以下,则反射均匀,没有不规则反射带。据上述反射特征,结合该区地质背景,推测第一单元层为中朝与扬子板块俯冲带的折返地壳层,第二单元层为扬子克拉通层,主要为变质岩层,第三单元层为上地幔层,其顶部的反射为莫霍面的反射。
杨正华朱光明张宇航吴永新
关键词: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部构造地震勘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