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晋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气固
  • 4篇气固两相
  • 4篇气固两相流
  • 4篇两相流
  • 3篇格子气
  • 3篇鼓泡床
  • 3篇变尺度
  • 2篇双流体
  • 2篇双流体模型
  • 2篇流化
  • 2篇流化床
  • 2篇流体模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气泡行为
  • 1篇格子气自动机
  • 1篇鼓泡流化床
  • 1篇固相
  • 1篇值模拟

机构

  • 5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作者

  • 5篇陈伟
  • 5篇张晋
  • 4篇林亮成
  • 4篇郑忠
  • 2篇李东耀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广东化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曳力模型对鼓泡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基于双流体模型,应用Fluent商业软件包对带有单喷嘴的二维鼓泡床中气固两相流进行模拟研究。采用三种基于不同机理的曳力模型;半经验的Gidaspow模型、由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导出的Koch-Hill模型与修正的半经验的McKeen模型,通过模拟气泡的形成、上升及破裂过程,气泡形状和颗粒运动特征,计算气体泄漏率、气泡直径及气泡上升速度,对不同曳力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编程实现了Koch-Hill和McKeen曳力模型模块。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Gidaspow模型对气泡形状的模拟效果较好,与实验数据的误差介于其他两种模型之间;Koch-Hill模型捕捉到的气泡特征最逼真,且床层膨胀效果明显,但定量计算的误差最大;而McKeen模型与实验数据的误差最小,但对气泡形状的模拟效果较差。
林亮成郑忠陈伟张晋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气固两相流鼓泡流化床
导向挡板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的变尺度格子气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格子气方法,建立了变尺度格子气模型。二维流场空间被离散成两层不同尺度的正六边形网格,固体颗粒和气体粒子分别在各自的网格上运动;设计了气固相作用规则;确定了模型宏观物理量的统计计算方法以及与真实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用建立的模型对导向挡板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的动态行为进行了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证明该模型有望在工程领域得到应用。
林亮成郑忠陈伟张晋李东耀
关键词:变尺度格子气流化床气固两相流
鼓泡床内气固两相流的变尺度格子气模拟
2011年
基于格子气自动机的建模思想,建立气固两相流的变尺度格子气模型,用微观层次的气固作用规则描述两相流的宏观行为.二维流场空间被离散成两层不同尺度的正六边形网格,固体颗粒和气体粒子分别在各自的网格上运动;在格子气自动机基本规则基础上设计气固相作用规则和附加演化规则;确定模型宏观物理量的统计计算方法,并根据相似原理建立模型物理量与真实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用建立的模型对鼓泡床内气固流动行为进行模拟,通过比较发现,变尺度格子气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和双流体模型的模拟结果吻合较好,且平均相对误差更小,表明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有效性.
林亮成郑忠张晋陈伟李东耀
关键词:变尺度格子气自动机气固两相流鼓泡床
不同固相黏度模型对鼓泡床气泡行为的数值模拟
2010年
基于双流体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包对带有单喷嘴的二维鼓泡床中气泡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常固相黏度模型(CPV)和基于颗粒动理学的固相黏度模型(KTGF),通过计算气泡的形成、气体泄漏率、气泡直径及气泡上升速度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编程实现了KTGF模型中的Lun等模型与Hrenya和Sinclair模型模块。通过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KTGF模型普遍优于CPV模型,其中Lun等模型与Hrenya和Sinclair模型的模拟值最接近实验数据。
林亮成郑忠陈伟张晋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鼓泡床气泡行为数值模拟
基于变尺度格子气方法的气固相间曳力模型
2012年
基于变尺度格子气方法,建立了气固相间曳力模型,对气固两相之间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研究,从微观角度出发,得到了气固两相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行为。文章用此模型对气固两相流系统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四种经典曳力模型的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张晋陈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