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君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基于银纳米三角片与罗丹明6G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检测钴离子被引量:6
- 2015年
- 以罗丹明6G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复合物为荧光探针,银纳米三角片为猝灭剂,研究了银纳米三角片与荧光复合物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建立了测定钴离子的荧光分析法。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荧光复合物与银纳米三角片混合后,由于荧光复合物在银纳米三角片上吸附而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猝灭达到80%左右。当钴离子存在时,银纳米三角片与罗丹明6G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被破坏,荧光逐渐恢复。随着钴离子浓度的增加,体系荧光值的恢复率(I/I0)与钴离子的浓度(cCo^2+)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I0=1.054+21.72 cCo^2+,相关系数r^2为0.996 2。通过对自然水样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实现了钴离子的定量检测,回收率在90.4%~115.1%之间。建立了一种可靠的选择性检测钴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
- 张秀清彭君凌剑刘朝娟曹秋娥丁中涛
- 关键词:罗丹明6G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钴离子
- 木瓜蛋白酶稳定的铜纳米簇在硫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贵金属纳米簇由于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较好的稳定性,广泛应用于金属阳离子、无机阴离子、生物小分子的分析和检测以及生物细胞成像中.铜纳米簇由于易被氧化,其合成方法、稳定性以及荧光性质研究备受科学家关注[1-3].
- 张玲艳彭君凌剑张秀清曹秋娥丁中涛
- 基于光合成纳米簇催化生成银纳米粒子的色度法检测抗坏血酸
- 银纳米簇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化学和催化性等性质,在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器研制、细胞标记及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1]。本文以木瓜蛋白酶为模板,采用光照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银纳米簇。这种银纳米簇有良好的催化性能[2],可以...
- 彭君凌剑张玲艳曹秋娥丁中涛
- 关键词:银纳米粒子光催化抗坏血酸
- 文献传递
- 银纳米三棱粒子的肩并肩组装及光控解组装研究
- 将纳米粒子按特定的方式组装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纳米组装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银纳米三棱粒子的特殊形态使其具有复杂的组装形式,组装体的光谱性质也更为独特[2-3]。本文研究发现,湿法合成的银纳米三棱粒子,在一定浓度的柠...
- 张秀清凌剑彭君曹秋娥丁中涛
- 关键词:组装体光控
- 文献传递
-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制备了对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具有特异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MIP)并成功用于水样中DMP的固相萃取.改变功能单体和聚合方法制备了4种DMP印迹聚合物,并用平衡吸附方法研究了各聚合物对DMP及结构类似物的吸附选择性.进一步将优化聚合物MIP3用作固相萃取(SPE)柱填料,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其对某环境水样中DMP的萃取能力.结果表明,MIP3可选择性富集水样中的DMP和净化干扰物质.萃取后DMP的质量浓度由8.2μg/L浓缩至80.06μg/L,富集倍数达到了9.76.回收率为99.16%~103.97%,而传统的液液萃取回收率仅为87.73%~96.14%,方法的灵敏度大大提高,检出限由0.04μg/L降低至0.007μg/L.
- 杨顺香王腾曾莉成会玲彭君朱秀芳曹秋娥丁中涛
- 关键词: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改性原位粘土去除滇池蓝藻被引量:2
- 2013年
- 主要综述了滇池的污染现状,并阐述了以往治理滇池污染的方法。通过对滇池的底泥用生物试剂进行改性,并把经过改性后的粘土投入滇池处理蓝藻和污染物,达到了除藻和除氮、磷污染物的双重效果。改性原位粘土方法对滇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 徐祥云彭君和智坤
- 关键词:滇池底泥污染改性粘土除藻
- 基于光催化合成银纳米粒子的散射光谱法检测抗坏血酸
- 银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化学和催化性等性质,在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器研制、细胞标记及成像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Ag+与有机包被剂H2bisamp(二硫西弗碱)分子中的二硫键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光催化法,将H...
- 彭君张玲艳凌剑张秀清曹秋娥丁中涛
- 关键词:光散射抗坏血酸银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