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干预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预警干预
  • 1篇早期干预
  • 1篇早期干预措施
  • 1篇症状
  • 1篇帕罗西汀
  • 1篇子机
  • 1篇西酞普兰
  • 1篇精神疾病
  • 1篇老年性痴呆
  • 1篇疾病
  • 1篇焦虑
  • 1篇焦虑抑郁
  • 1篇焦虑抑郁症
  • 1篇焦虑症
  • 1篇焦虑症状

机构

  • 3篇东南大学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作者

  • 3篇朱春燕
  • 2篇谢春明
  • 2篇袁勇贵
  • 2篇任庆国
  • 2篇王少华
  • 2篇张志珺
  • 2篇闫福岭
  • 2篇柏峰
  • 1篇张传海
  • 1篇孙玉军
  • 1篇方海燕
  • 1篇贺朝晖
  • 1篇蒋炬

传媒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发生机制和早期诊断与干预研究
张志珺陈晓春汪凯袁勇贵柏峰潘晓东朱春燕谢春明王少华闫福岭任庆国
认知障碍是神经精神疾病最关键的临床核心症状之一,其机制不清、早期识别困难、根治措施缺乏、严重影响疾病预后。本项目在23项结题的国家级课题支持下,应用认知心理、分子遗传、神经(遗传)影像及神经生物技术与方法,围绕“认知障碍...
关键词:
两种药物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两种药物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13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在症状明显改善后再服用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为55.22%(37/67)、94.03%(63/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33%(23/67)、80.60%(54/67);两组治疗前HAMD、HAMA评分无差异,在治疗后1周、2周、4周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总体上出现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海燕蒋炬贺朝晖孙玉军张传海朱春燕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
老年性痴呆早期预警、诊断与干预研究
张志珺陈晓春汪凯袁勇贵柏峰潘晓东谢春明朱春燕王少华闫福岭任庆国
老年性痴呆是以认知障碍为临床核心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高危人群难辨、病因病机不明、早期识别困难、干预手段匮乏、严重影响疾病预后。该项目在26项结题的国家级课题支持下,应用认知心理、分子遗传、神经(遗传)影像及神经生物技...
关键词: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分子机制早期干预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