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昶荣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TOF-MRA与CE-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随访中的比较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比较3D时间飞跃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和对比增强型MR血管造影(CE-MRA)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术后采用3D-TOFMRA、CE-MRA和DSA评估动脉瘤残留情况。结果 3D-TOF-MRA、CE-MRA对动脉瘤残留、病变血管、载瘤血管闭塞的诊断准确度均相似(P>0.05)。结论 3D-TOF-MRA和CE-MRA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后动脉瘤残留的检测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 李昶荣陈忠
- 关键词:MR血管造影
- 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重建在腹内疝中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腹内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经过手术证实的腹内疝40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为无后处理重建组,B组为有后处理重建。对比两组肠管形态、肠管壁、肠系膜血管、肠系膜密度差异。结果A组肠管形态异常8例(40%),B组肠管形态异常15例(75%),肠系膜血管异常6例(30%),B组肠系膜血管异常18例(90%),差异(p<0.05);B组,A组肠系膜密度异常11例(55%)、肠管壁异常14例(70%),B组肠系膜密度异常10例(50%)、肠管壁异常13例占65%,差异(p>0.05)。结论腹内疝诊断通过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重建的准确性较高,利于早期诊断、对症治疗,临床价值显著。
- 李盛苏佳娜李昶荣钟景云文康彦谭仲伦
- 关键词:CT腹内疝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及诊断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的CT征象,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病理证实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CT 73例SNIP中,起源于鼻甲13例,上颌窦24例,筛窦16例,钩突9例,蝶窦7例,额窦4例。SNIP在CT上均表现为鼻腔鼻窦内软组织肿块,沿窦腔或鼻道匍行生长,大多数(86.3%,63/73)密度均匀;59例(80.8%)出现骨质改变,表现为受压移位、吸收变薄或骨质增生、破坏;19例(26.0%)出现自然孔扩大。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67例(91.8%)。根据骨质变化预测病灶起源并与术中结果对照,诊断一致性达最佳(Kappa=0.835,95%CI为。结论 0.724~0.947)CT检查能清晰显示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变范围、累及部位,根据骨质变化预测肿瘤起源具有一定价值。
- 钟景云李昶荣苏佳娜
-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
- 闭合性腹部创伤空腔脏器损伤的螺旋CT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腹部创伤空腔脏器损伤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腹部创伤空腔脏器穿孔患者行上腹部或腹部急诊螺旋CT平扫。结果 12例患者中3例胃穿孔,4例小肠穿孔,5例结肠穿孔,CT表现为腹腔内不同位置、大小、形态的游离气体影及腹腔积液。结论根据腹腔游离气体及腹腔积液,螺旋CT在腹部创伤空腔脏器穿孔时能及时、准确地作出定性诊断。
- 叶桥钦谢品超李昶荣
-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创伤空腔脏器穿孔游离气体
- MRCP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胆管梗阻病例25例均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扫描及MRCP序列检查,由2名中级以上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能清楚显示胆管梗阻部位的位置、形态、大小,MRCP检查影像显示胆管尤为清晰,梗阻部位以上肝内、外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MRCP技术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是诊断胆管梗阻性病变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在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李昶荣陈泽文
- 关键词:胆管梗阻磁共振成像
- 探讨肠粘连束带腹内疝的CT表现特点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CT诊断在肠粘连束带腹内疝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肠粘连束带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指标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患者CT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恶心呕吐患者70.00%,腹痛腹胀患者100.00%,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患者43.00%,腹膜刺激征患者43.00%,腹腔手术史患者40.00%,肠鸣音消失患者30.00%,腹腔感染史患者33.33%,临床诊断肠梗阻患者63.33%。30例肠粘连束带腹内疝患者CT检查结果中影像特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粘连束带(100.00%)、肠梗阻(100.00%)、肠管异位(100.00%)、包块征(100.00%)、为缆绳征/漩涡征(80.00%)、肠壁增厚伴渗出(66.67%)以及鸟嘴征(60.00%)。结论:肠粘连束带腹内疝患者诊断中CT检查的应用能够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腹腔内组织异常情况,反映出患者疾病状况,清楚掌握其主要影像征象,以便尽早为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提升诊断准确率。
- 叶桥钦李昶荣陈泽文
- 关键词:CT
- 探讨CT和MRI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对前列腺癌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对比分析CT和MRI各自的诊断特点和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随机纳入40例来进行实验观察,对所选患者采取数字编号来进行分组处理,其中的20名患者在入院后接受CT诊断,记录此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的患者则接受MRI诊断,此20名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不同检查方式下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出率相近,分别是100.0%和95.0%,两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CT诊断下,患者表现出前列腺肥大12例,边缘欠清7例;CT平扫等密度14例等情况;在MRI观察下,横断面T2WI扫描观察到13例患者的前列腺形态规则且表面光滑,另外6例患者表面不光滑,1例表面凹凸不平等情况。结论CT和MRI应用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均有较好效果,诊出率高,并且通过影像学技术可对患者的病变情况有更加准确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制定预后措施,值得推广。
- 钟景云李昶荣苏佳娜鲁俊
- 关键词:CTMRI前列腺癌影像学特点
- 儿童与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比较
- 2020年
-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34例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儿童烟雾病易发生短暂性脑缺血、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而成人易发生脑梗死、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P<0.05)。儿童病例软脑膜侧支吻合良好率、基底节脑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P<0.05或0.01)。结论儿童与成人烟雾病在临床表现、软脑膜侧支吻合和影像学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 叶桥钦李昶荣陈锦棠梁炳钊谭仲伦
- 关键词:儿童成人烟雾病影像学
- X线、CT联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X线、CT联合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144例(144侧)急诊拟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女64例,年龄20~78岁(52.35±10.49岁);全部患者在常规行X线检查后,依次行CT及MRI检查。比较单独X线诊断、X线联合CT及三者联合诊断的骨折的符合率及对骨折分型诊断的符合率,并探讨各影像学诊断方式在软组织诊断方面的作用。结果 X线+CT两者联合与X线+CT+MRI三者联合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单独X线诊断(P<0.05)。X线+CT与三者联合诊断胫骨平台各骨折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与三者联合对Ⅰ型、Ⅱ型、Ⅲ型骨折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单独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60例存在软组织损伤,X线及CT未予诊断。结论 X线联合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分型诊断符合率较高,但进一步联合MRI检查可对软组织损伤情况作出判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李昶荣陈忠
- 关键词:X线CT磁共振成像胫骨平台骨折
- CT影像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对术后器械性脊柱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CT影像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术后器械性脊柱感染(PIS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怀疑患有PISI并接受CT检查的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后超过12周进行CT检查,从医疗记录中收集血液检验结果及MRI结果,分析CT扫描及结合CRP诊断PIS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49例中,确诊PISI 22例(PISI组),未确诊为PISI 27例(非PISI组)。与非PISI组相比,PISI组中性粒细胞、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0.05)。CT扫描诊断PIS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81.5%、79.2%和88.0%。结合阳性CT和CRP≥60 mg/L评价PIS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87.8%、82.9%、91.3%。结论CT可用于诊断植入材料引起的慢性脊柱感染,临床医生在评估复杂病例中应同时考虑CT和CRP的结果。
- 李昶荣叶桥钦文康彦
- 关键词:CT影像C反应蛋白脊柱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