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蕾蕾

作品数:1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植物
  • 4篇秋海棠
  • 4篇海棠
  • 2篇园林
  • 2篇园林应用
  • 2篇粤港
  • 2篇粤港澳
  • 2篇植株
  • 2篇植株再生
  • 2篇石斛
  • 2篇景观
  • 2篇景观营造
  • 2篇快繁
  • 2篇快繁体系
  • 2篇花展
  • 2篇港澳
  • 1篇调节剂
  • 1篇豆科
  • 1篇野外
  • 1篇野外调查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医药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西安植物园
  • 1篇中山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棕榈生态城镇...
  • 1篇江苏中科羿链...

作者

  • 18篇杨蕾蕾
  • 7篇陈朋
  • 6篇李凌飞
  • 5篇张寿洲
  • 4篇张苏州
  • 3篇李娜
  • 3篇杨建芬
  • 2篇王文广
  • 2篇彭杨
  • 1篇徐婷
  • 1篇邵靖
  • 1篇刘奇
  • 1篇周园春
  • 1篇孟珍
  • 1篇张景博
  • 1篇董慧
  • 1篇鲁丽敏
  • 1篇王永生
  • 1篇谢锐星
  • 1篇王亚玲

传媒

  • 3篇现代园艺
  • 2篇亚热带植物科...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种子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广东园林
  • 1篇植物学报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水花属(荨麻科)耐阴植物筛选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为筛选城市园林绿化耐阴植被种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冷水花属耐阴植物的筛选评价模型,并对18种冷水花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筋草和点乳冷水花评分较高,具备较大应用开发潜力,中间型冷水花、波缘冷水花、五萼冷水花可作为应用开发的后备种类。
陈朋杨蕾蕾黄义钧李凌飞
关键词:耐阴植物层次分析法
粤紫萁离体再生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粤紫萁(Osmunda mildei)为新近形成的自然杂交种,其分布区狭窄、种群个体数量少、有性繁殖能力极低。该文以孢子为外植体,以MS、3/4MS、1/2MS和1/4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粤紫萁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和孢子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粤紫萁孢子中极少的可育孢子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下,能够萌发并发育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生长及增殖的最适组合为1/2MS+1.0 mg·L^(-1)6-BA+0.05 mg·L^(-1) NAA和1/2MS+1.0 mg·L^(-1)6-BA+0.5 mg·L^(-1) IBA;在1/4MS基本培养基中,原叶体增殖的同时生长发育完善,形成正常的幼孢子体,形成率达83.49%;孢子体最佳生根配方为MS+0.5 mg·L^(-1) IBA;组培苗在河沙∶黄土∶腐殖质=1∶1∶3的栽培基质中成活率在98%以上,且生长旺盛。综上结果,该研究为粤紫萁的人工繁育及其资源保护以及其他濒危蕨类植物的人工保育提供了参考。
陈朋杨蕾蕾彭杨张苏州徐桂红杨建芬张寿洲
关键词:孢子原叶体孢子体杂交种
60种秋海棠属植物在深圳地区园林应用能力的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建立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在深圳地区可以露天栽培、适合园林应用的秋海棠属植物。【方法】观测统计60种秋海棠属植物的16个性状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观赏性、适应性、露天种植表现3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评价秋海棠属植物园林应用能力。由秋海棠属植物各评价因素的分值乘以权重值,相加计算得到每个种/品种的综合评价得分,依据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分别将60种秋海棠属植物划分为Ⅰ~Ⅳ4个等级。【结果】Ⅰ级秋海棠属植物共20种、占33.33%,分别是珊瑚秋海棠、蓖麻叶秋海棠、虎斑秋海棠、微风冰川秋海棠、U400秋海棠、白芷叶秋海棠、荷叶秋海棠、大王秋海棠、宁明银秋海棠、画家调色板秋海棠、几何秋海棠、羞涩秋海棠、玛雅阁秋海棠、苏秋海棠、少瓣秋海棠、圣诞老人秋海棠、帕洛玛王子秋海棠、秋日灰烬秋海棠、黛西秋海棠、长纤秋海棠,推荐在深圳园林中优先推广应用;Ⅱ级秋海棠属植物共19种、占31.67%,可在深圳园林中推广应用;Ⅲ级秋海棠属植物共15种、占25.00%,可作为在深圳园林中应用的备选品种;绿脉秋海棠、花叶秋海棠、伯基尔秋海棠、龙虎山秋海棠、多叶秋海棠、方柄秋海棠等6种秋海棠属植物被评为Ⅳ级,不建议在深圳园林中推广应用。【结论】通过构建秋海棠属植物综合评价体系,实践镶边植物、垂直绿化、地被、生态缸、主题植物展览、花境、花坛等应用形式,筛选出观赏性好、适应性强、露天种植表现优良的20种适宜在深圳园林中应用的种类,为秋海棠属植物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及植物配置选择提供参考。
徐桂红杨蕾蕾李凌飞
关键词:秋海棠露天栽培适应性园林应用综合评价
罗汉果伯林2号种子形态结构及萌发特性
2023年
以广西桂林永福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伯林2号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形态、千粒重、吸水率、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不同浸种处理、pH、PEG-6000浓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伯林2号种子呈扁平状类圆形,长17.00 mm,宽14.34 mm,厚3.44 mm,千粒重178.71 g。罗汉果种子吸收的水分主要储存在种壳边缘厚壁纤维的缝隙和死亡的海绵细胞中。其成熟种子在25℃、相对湿度60%、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发芽率为46.67%,发芽势13.33%。浸种可使种子发芽始末时间提前7~8 d。罗汉果种子萌发显著受酸胁迫和干旱胁迫影响。当在弱酸性(pH 6)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53.33%,当pH降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降低。高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不仅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还显著影响幼苗长势。
曾荔琦曾嘉欣杨蕾蕾杨洋
关键词:种子酸胁迫干旱胁迫
红花深山含笑形态变异与繁殖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红花深山含笑是2007年发现并快速繁殖应用的木兰科种类。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红花深山含笑的发现历程、形态性状变异、繁殖推广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花深山含笑是优良的乡土树种,发现时野外数量极少;实生苗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是资源开发的优良种质资源;目前红花深山含笑繁殖主要以嫁接为主,通过正确的嫁接方法及良好的后期管理可有效繁殖苗木。
郎校安杨蕾蕾张苏州李凌飞张寿洲
关键词:嫁接繁殖
一种灵活的嵌入式设备配置管理方法
2017年
针对嵌入式设备的配置管理需求,利用Lua脚本语言设计了一种灵活的嵌入式设备配置管理方法。实现了通过串口服务、Telnet服务和Web服务对嵌入式设备进行配置管理。该方法通过在Qi LINK(Queue Information LINK)链状网节点(使用TMS320C6670芯片开发)上实际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符合预期效果。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了一种移植性强、多方式的配置管理方法。
杨蕾蕾慕福奇张文明吕欣岩
关键词:嵌入式配置管理WEBTELNETMVC框架
豆科崖豆藤分支的多样化研究
李洪雷杨蕾蕾白玫陈朋张寿洲吴鸿
蜻蜓石斛类原球茎的诱导与植株再生系统建立被引量:3
2021年
以蜻蜓石斛(Dendrobium pulchellum)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有机添加物对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ies, PLBs)诱导以及丛生芽增殖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PLBs诱导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2.5 mg·L^(-1)TDZ+0.1 mg·L^(-1)NAA;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0.8 mg·L^(-1)6-BA+0.5 mg·L^(-1)NAA;有机添加物香蕉泥可以有效促进丛生芽苗高和根系生长,而桃子泥、苹果泥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殖效率。
李娜杨蕾蕾陈朋李凌飞
关键词:类原球茎
铁甲秋海棠DNA甲基转移酶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2024年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参与调控植物基因组稳定性、发育及胁迫响应等过程。DNA甲基转移酶是DNA甲基化的关键酶。为了解铁甲秋海棠(Begonia masoniana)DNA甲基转移酶的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铁甲秋海棠基因组中鉴定出5个编码DNA甲基转移酶的基因。根据序列特征将其分为CMT、MET和DRM三类。不同类别成员的基因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但同类成员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性。这些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且基因启动子含有大量的光响应、MYB结合及植物激素响应等元件。激素响应模式分析表明,CMT3类在GA、SA和NAA处理下基因表达显著降低,CMT2类在MeJA和NAA处理下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而MET类和DRM类分别在GA和ABA处理下基因表达显著升高。此外,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叶片中BmaCMT2-5和BmaDRM2-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器官,且这2个酶的编码基因与BmaMET1-15在叶片红色部分的表达高于绿叶部分,推测这3个DNA甲基转移酶可能在叶斑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陈婷欣符敏李娜杨蕾蕾李凌飞钟春梅
关键词:叶斑DNA甲基转移酶植物激素
仙湖植物园秋海棠属植物应用种类与特征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对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园内秋海棠属植物的应用调查,总结了仙湖植物园已应用秋海棠属植物种类和应用特点。研究表明,秋海棠属植物在仙湖植物园内应用种类已有30余种,其中有11种可用于室外,既可观叶又可观花,观赏价值高,并在仙湖植物园内应用方式多样,如花境、花坛等造景,小盆栽展示,取得了良好的观赏应用效果。最后对秋海棠属植物的应用种类筛选及日常养护等方面做出了建议。
郎校安王文广杨蕾蕾
关键词:秋海棠属园林应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