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中医
  • 2篇伤寒
  • 2篇伤寒论
  • 2篇通路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西医
  • 2篇黄帝
  • 2篇黄帝内经
  • 1篇电针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调控
  • 1篇凋亡调控因子
  • 1篇凋亡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眼针
  • 1篇一体化
  • 1篇有创
  • 1篇有创机械通气

机构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大连市中医医...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杨阳
  • 4篇曲妮妮
  • 4篇刘浩
  • 3篇沈会
  • 3篇尹小星
  • 3篇高原
  • 2篇宫晓洋
  • 2篇姜永珊
  • 2篇陈海龙
  • 2篇张桂信
  • 2篇步向东
  • 1篇孟琳
  • 1篇崔晓雯
  • 1篇刘波
  • 1篇潘丽文
  • 1篇杨阳
  • 1篇刘勇
  • 1篇王楠
  • 1篇刘浩
  • 1篇易桂兰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医学研究与战...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PI3K/AKT通路介导自噬探讨电针颞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观察电针颞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结构、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及海马组织中PI3K/AKT通路蛋白(PI3K、p-PI3K、AKT、p-AKT)和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LC3I、LC3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颞区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治疗大鼠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奥拉西坦组,每组各12只。假手术组大鼠进行麻醉后分离颈总动脉,但不结扎。模型组、针刺组和奥拉西坦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BCCA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针刺组选取头针颞区进行电针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做抓取、固定而不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溶液灌胃。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蛋白(PI3K、p-PI3K、AKT、p-AKT、p62、Beclin-1、LC3I、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 电针和奥拉西坦可缩短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所在象限次数,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组织形态及神经元超微结构,降低LC3Ⅱ/LC3I、Beclin-1,增加p-PI3K/PI3K、p-AKT/AKT、p62,且电针效果优于奥拉西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电针颞区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神经元过度自噬的发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邢昱一刘波杨阳李星桥辛晶晶
关键词:自噬电针P62BECLIN-1LC3
从《黄帝内经》角度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为主要表现。本综述基于《黄帝内经》从免疫和邪正盛衰、三虚致疫、五运六气、三年化大疫和河图等角度,对COVID-19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和"五运六气"为关键词,检索2017-01-01-2020-04-30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文献;(2)包含中医内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3)包含五运六气内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剔除标准:(1)综述类文献;(2)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最终30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医正气对邪气的抗御过程与西医免疫反应相类似,本次疫病病理性质虚实并见,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顾护正气,祛除邪气;三虚致疫为发病的内在和外在病因;"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2019年己亥年终之气时,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水克火,不相得而病;丁酉失守,后三年化为木疠,迟则至庚子年(庚子年金运太过,金克木,逢其所不胜之年而发),早则至己亥年而发(己亥年土运不及,木克土,逢其所胜之年而发),其状如风疫;综合各个运气因子,COVID-19患者临床上有燥、湿、火、寒和风等的不同证候,在病程中还可见寒与热的转化或错杂,也会见燥与湿的兼杂,若兼杂风性则病邪从表入里,传变迅速,病情急且重。在疫病预防方面,要保证精和神牢牢的守在人体内部,学会调和情志,勿使过度。《黄帝内经》中对于疫病的治疗可采取胜复虚实五味补泄方法选方用药。可取穴补脾俞和肝之井穴大敦,以此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赞其运气,无使邪胜。
刘浩杨阳杨阳曲妮妮高原
关键词:五运六气
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被引量:7
2019年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特有的医学学科,近年来虽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如何改进并完善中西医结合教师的培养模式,建立一批真正的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途径。结合当前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面临的问题,对一体化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思考。
宫晓洋刘勇沈会杨阳
关键词: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教师队伍建设中医教育
论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引量:4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干咳和乏力为主要表现。COVID-19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该文从经典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属"寒湿疫",病机演化过程可兼燥、兼火、兼风,在此大疫面前,国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中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COVID-19中使用通用处方——清肺排毒汤,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该文从《黄帝内经》的"胜复虚实补泄治则"和中药的四气五味功效方面浅析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此来解读清肺排毒汤的方义。
刘浩刘浩高原尹小星杨阳
关键词:四气五味
仲景治黄八法浅析及临床应用体会
2025年
黄疸是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提出治黄八法:邪郁肌表、营卫不和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汗法,胃脘部宿食、痰涎壅滞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吐法,胃肠有形实邪积滞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下法,少阳失和、半表半里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和法,寒邪在里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温法,热邪在里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清法,痰凝、水结、湿聚、气滞、瘀血、食积所致的癥瘕痞块导致的黄疸可选用消法,气血阴阳不足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补法。临床根据黄疸的病因病机和黄疸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单独也可联合使用,不同临床阶段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杨阳张桂信杨琦陈海龙
关键词:黄疸伤寒论金匮要略
眼针和靳三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研究现状
2024年
睡眠障碍是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之一,围绝经期失眠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随着社会发展,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西医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依赖性。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样,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中医外治法,是治疗此病的较好方法之一。文章对针灸,特别是眼针及靳三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研究作以简要综述。
孟琳姜永珊沈会步向东杨阳张春运
关键词:不寐围绝经期失眠针灸疗法眼针靳三针
从肠-肺轴相关微环境角度诠释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新内涵
2025年
近些年,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微生物组学研究获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出现了肠-肺轴这一全新概念。其正好呼应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肠道和肺部细菌微生态等微环境的稳态对于肠道或肺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定的微生物菌属及其代谢产物、免疫细胞及其免疫介质和细胞因子可以直接参与肠道和肺部疾病的病理过程,影响其病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因肠道与肺部细菌微生态构成方面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充分认识其在免疫调节、抗感染以及抗炎等方面的作用和机制。随着高通量测序及多组学技术的进步,该研究领域的某些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依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中医学“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渊源和西医病理生理学基础、肠和肺组织细胞微环境、肠道和肺部细菌微环境以及肠-肺轴的内在联系等相关微环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杨阳杨阳杨琦张桂信
关键词:肺与大肠相表里微环境
神经细胞凋亡与血管性痴呆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血管性痴呆(VaD)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第二大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记忆和认知障碍。目前,因Va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尚无VaD治疗的统一标准。VaD是由大脑血流受阻或减少导致的,这将剥夺神经元关键营养物质,这种剥夺最终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或死亡,脑组织萎缩或坏死。神经细胞凋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其在VaD的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对神经细胞凋亡与Va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辛晶晶(综述)杨阳
关键词:神经细胞凋亡血管性痴呆凋亡通路凋亡调控因子
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临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2015年
中医临床实践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临床实践培养有利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今后更好的胜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康复科连续多年承担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的带教工作,全面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时代特征,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临床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WPBL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旨在提高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沈会姜永珊王承明赵妍妍王楠易桂兰宫晓洋步向东崔晓雯杨阳潘丽文朱炜楷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医临床教学教学模式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无创机械通气对有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 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对比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NIV)对有创机械通气序贯的疗效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及Embase,纳入HFNC对比NIV序贯有创机械通气的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9项研究,共计2 4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HFNC对比NIV在有创机械通气序贯中,在降低患者再插管率方面,HFNC较N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0.65,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0.50~0.86,Z=3.10,P=0.002]。在降低肺部感染率方面,HFNC较N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0,95%CI 0.21~0.79,Z=2.67,P=0.008)。在减少重病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方面,HFNC较N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差(mean difference,MD)=–5.77,95%CI–7.64~–3.90,Z=6.05,P<0.000 01]。在改善24 h氧合指数方面,HFNC较NI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3.16,95%CI 8.77~17.55,Z=5.87,P<0.000 01)。在ICU住院死亡率方面,HFNC较NI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0,95%CI 0.45~1.08,Z=1.61,P=0.11)。结论 相较于NIV,HFNC在有创机械通气序贯应用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再插管率、肺部感染率,还可减少ICU住院时间并改善24 h氧合指数,而在ICU住院死亡率方面则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浩刘浩杨阳杨阳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